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同时也作为学生母语语言,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离不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身为一名学生,光学习现代课文还不足够,要博览群书,知古通今,学习先辈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进步。
所以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触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了,想打好基础,这样等到上初中和高中之后,学生才能更加应付自如。
近日,网友因为初中生课本里的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中的一句话争论不休,大家各说各话,就连人教社也不得不站出来回应。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是人”?人教社:一直是“是人”
语文课文可以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古人的先进思想,更是在多年之后鼓舞着年轻人。
即便毕业了,当想起自己当年学习的课文,学生内心也不由得激昂澎湃。
近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被改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难道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偏差?本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但是不只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当年学习的确实是“斯人”而非“是人”。
网友纷纷疑惑不已,有的坚持自己学的是“斯人”,而有的则表示学的明明就是:“是人”。
看到网友为此争论不休,人教社也出面给出了回应。
人教社表示,一直都是“是人”,从未出现过“斯人”。
这位网友清晰地记得考试的时候自己写的答案就是“斯人”,于是他查找了人教版1992版本、2001版和2016版,确实都是“是人”。
网友发现,关于这篇课文,从1961开始开始,人教社的各个版本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曼德拉效应”再次被提起,专家回应了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关于是“斯人”还是“是人”这一问题立刻登上了热搜,引发了强烈讨论。
根据一组调查数据,其中有94%的人都表示记忆中确实是“斯人”。
如果一个人记错也就算了,总不能大家都记错吧,因为出现了这一现象,“曼德拉效应”再次被提起。
所谓的“曼德拉效应”主要是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
比如86版《西游记》中,并没有羊力大仙下油锅,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有这个情节;
再比如“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但实际歌词一直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类似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对于大众集体出现“斯人”的记忆,有人猜测可能是大家受到影视剧或者教辅的影响。
眼看舆论不断发酵,专家出面给出专业的回应。
专家表示,其实在古代文献中,这两种写法都有,“斯”和“是”的意思一样,都指代“这”,而现代教材中一般都是“是人”。
学生不要被误导,一切以教材为主
网友没有找到任何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中有关于“斯人”的说法,加上人教社和专家的回应,可以看出,现代教材中确实是“是人”。
现在的学生都是冲浪达人,看到网友的争论,学生纷纷陷入迷茫,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这里要提醒学生,不要被网上的言论所误导,不管是背诵还是考试,一切都要以自己的教材为主,现在已经能够确定了,这句话确实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想要学好,学生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读书,身临其境的去体会书中知识背后的深意,有付出才有回报。
写在最后
一篇优秀的课文能够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就比如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便过去多年,每次重新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
关于是“斯人”还是“是人”,网友还是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其实大家也不必过多纠结了,不妨把这个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要打好基础,基础知识扎实了,才能更上一层楼,就比如背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一定要精准到每个字,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分。
大家对语文教材越来越关心,这是一份非常好的现象,这样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过也不要过于固执,一切还是要以史实为基础。
话题讨论:你上学的时候是“斯人”还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