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明定陵”事件,是中国考古界的耻辱,更是整个历史学界的教训!由于当时我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考古发掘没有经验,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较为严峻,于是就造成了很多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众所周知,考古也是要“倒斗”的,因为研究历史
上世纪的“明定陵”事件,是中国考古界的耻辱,更是整个历史学界的教训!
由于当时我们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考古发掘没有经验,再加上当时社会环境较为严峻,于是就造成了很多定陵出土的文物没有得到及时保护。
众所周知,考古也是要“倒斗”的,因为研究历史最看重两个东西,一个是文字记载,也就是史书;另一个就是“历史遗迹”,这个叫证据。这就好比断案,需要证词和证据皆在的情况下,才能定罪。咱们的历史真相,同样也需要文字记录和历史证物的互相佐证,才能确认其真相。
举个例子,咱们的夏朝之所以不被外国学者所认可,就是因为目前为止,咱们的考古学界们还没有发掘到能够证明其存在的历史遗迹(二里头说服力不够)。
一般来讲,大多的历史证物,都存在于墓葬之中。或者说从墓葬之中能够更容易的去找到历史证物。特别是皇族、贵族大墓。因为这里面会有大量的陪葬品,甚至于文字记载等等。比如金字塔,帝王谷,马王堆,海昏侯,这些都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价值极高。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历史学界便有一大批的实践派,他们热衷于“倒斗”,即开掘墓葬;以此来彰显“成绩”。这就是他们的“科研成果”。
但是发掘墓葬,不是那么容易,这是一个技术活。当然这里不是说像盗墓小说那种怎样去规避机关,玄乎其技。而是如何保证这些文物的完好,不去破坏历史遗迹。因为那些文物尘封于墓穴,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那是因为与世隔绝的环境。一旦“重见天日”,那么时间的痕迹便会找上他们,氧化、腐烂,风化、蒸发等等问题就会出现。
举个例子,当初兵马俑刚被发现的时候,并不是咱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其刚出土时,身上还带有彩色颜料,栩栩如生。但因为接触刀空气,迅速氧化,结果变成了咱们今天看到的“灰头土脸”!
至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明定陵”事件,更是一起因为技术原因而造成的文物“灾难”。
1956年,历史学家吴晗、郭沫若等人对定陵进行了科研发掘!起初他们本来是准备挖掘长陵(永乐皇帝陵墓)。但遭到了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反对,当时我们古物的保存、修复技术不过关。而且对皇家陵墓这种大型陵墓进行发掘,连发达国家都都感到头疼。
于是郭沫若他们就选了比较小的“明定陵”,郑振铎虽然一再反对,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经过了大约1年半的发掘工作,工作队终于打开了定陵的入口。当时的中国考古界可谓是非常兴奋,因为发掘一座皇陵将会带出大量的历史文物,许多的历史谜题可能会因此解开。
结果确实是这样的,这座花了完了万历皇帝半生所建的帝王陵墓,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为史学界对研究明朝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但是,令人悲痛的时期也同时发生了。这些深埋地下数百年之久的文物,一经出土,就和空气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像兵马俑这种掉颜色的还算好的,大量的字画,丝绸灰飞烟灭。里面万历皇帝的陪葬木俑,原本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全部都萎缩成了可怕的老头老太。
这里不是说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不重视文物的保护,学考古的最宝贝的就是文物了。当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也是本次发掘工作的主导者之一,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得老泪纵横。但是没有办法,前面说了,咱们无论是技术条件还是经验,那都是十分欠缺的,最终导致了如此惨痛的结果。
这就是教训啊!
更为可恶的是,由于当时比较特殊的历史背景,许多原本保存完整的文物在后续阶段遭到了人为 的损坏,他们被随意的丢弃在院子里,无人管理,甚至连万历的棺材板都被村民劈了当柴火。
这是考古学界的耻辱!当年的那些主导者们也因此背上千古罪人的骂名!
当然,后来咱们吸取了教训,不再主动发掘陵墓。咱们现在看到的考古发现,那都是保护性发掘,一般是不小心被人家挖出来了,或者有着被盗墓的危险。为了保护文物,国家会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发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担心会损坏文物,毕竟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文物了。
当然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死者为大”,挖人家坟墓这种事儿,缺德!
打着研究的幌子去挖,那更是无耻!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