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首思念家乡的音乐(你还把哪些国民歌曲误会成了本地特产)
前不久,我们在视频内容中讲到了《送别》这首曲子。很多朋友留言表示:涨知识了,一直以为《送别》是中国歌曲。
没错,这首曲子的作者是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威,原曲名叫《梦见家和母亲》。
美国正值南北战争时期,奥德威创作的这首打动人心的乐曲很快流传起来。后来曲子传到了日本,正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听到后深有感触,为它填上了一版中文词带回了中国。
之后,《送别》作为一首学堂乐歌在中国传唱了百年。Yusi在之前的节目中,也为大家分析过,因为运用了五声调式,这首曲子充满了东方韵味。所以,长久以来被误认为是中国人作曲也不足为怪。
没想到吧?《送别》和《自新大陆》借鉴的都是黑人音乐!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从小到大听音乐的过程中,这样的误会并不在少数。
在之前的内容里我们就提到过,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其实都是源自国外。
比如被《隐秘的角落》唱成恐怖童谣的《小白船》,原本是一首朝鲜歌曲;《两只老虎》是源自十七世纪的一首法国儿歌;《新年好》的原曲来自美国的一首民谣《Oh My Darling,Clementine》。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儿歌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误会”。
几乎每个小朋友从牙牙学语就开始唱的《粉刷匠》,其实是一首波兰童谣。
这首活泼、可爱的小曲子,用非常简单、易记的手法,将小小粉刷匠憨态可掬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朗朗上口,诙谐有趣,因此也传遍了世界各地。
还有《幸福拍手歌》,轻快活泼的节奏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歌词与乐曲的契合让很多人误认为这是一首中国儿歌,稍微了解多一点的或许认为这首曲子来自日本。
但事实上,这首歌源自西班牙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
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科学部教授木村利人在菲律宾做志愿者时,偶然间听到了这段来自西班牙的旋律,为它重新填词,后来又由日本作曲家金泉隆雄重新编曲,在当时的日本引发了广泛传唱和极大的影响力,并同时传入了中国。
以及,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童年有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曾出现在我们的音乐课本上。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这首歌曲名叫《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创作这首曲子的,是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一个农民家庭的作曲家董希哲。歌曲的最初版本是用朝鲜语写的,后来因为被广泛传唱,才有了被翻译后的中文版本。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董希哲六岁就随父亲一起来到了中国,后来也一直生活在中国延边朝鲜族地区,并加入了中国国籍。
这首歌创作于1976年文革末期,创作目的是为了消除中学生广泛不尊重老师的倾向。
既然说到这儿,顺便补充一个冷知识。
大家耳熟能详,且令人热血澎湃的《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创作者,同样是一名出生于朝鲜、后加入中国国籍的作曲家,郑律成。
1933年,因为朝鲜被日本占领,19岁的郑律成来到中国继续从事抗日战争。酷爱音乐的他到中国之后,依然坚持学习,并在延安认识了冼星海等音乐家,并有机会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1938年,郑律成和诗人公木一拍即合,一个谱曲,一个填词,创作了振奋人心的《八路军进行曲》,而这就是《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特批下,郑律成加入了中国国籍。值得一提的是,郑律成同时还是朝鲜国家军歌的创作者。
▲郑律成与妻子丁雪松、女儿郑小提合影
除了上面提到的儿歌外,还有很多我们从小听到大、影响深远的音乐作品,都来自外国作曲家。
比如曾出现在我们音乐课本里的《友谊地久天长》《啊,朋友再见》和《小小少年》。
这些歌曲都曾以著名电影插曲的形式传入中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为传唱,但对于年纪较小的90、00后来说,或许只是对歌曲很熟悉,却并不清楚它们的来历。
《友谊地久天长》几乎和《送别》一样,旋律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不管是合唱比赛、节日表演还是毕业典礼,这首歌都以非常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样一首家喻户晓的国民性歌曲,源自苏格兰。
原曲名叫《逝去已久的日子》,歌词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当地父老口传记录下来的,歌词描述看似平淡,却带有朴素而动人的情感,后来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唱。
而抒情柔美的曲调,也让人们不禁怀想起旧日美好时光,激起离别的哀伤;但听到最后,心中又不禁升起一份坚定:既然离别总是要发生,不如一起憧憬未来的美好。
1940年,这首歌被选做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进一步被更多人听到。
没错,虽然不同国家的文化千姿百态,语言各不相同,但情感却是相通的,音乐可以把人类紧紧连接在一起。
最近俄乌的战事,或许会让不少人想起那首旋律欢快却满怀伤感的歌曲《啊,朋友再见》。
这样一首在中国广泛流传的革命歌曲,来自遥远的意大利,是一首二战时期意大利的游击队歌,后来被著名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用做了插曲。
整首曲子洋溢着游击队员即将离开故土上战场的壮阔与豪迈,又饱含着对家乡、亲人、爱人的不舍与眷恋。即便不是战争的亲历者,通过这样一首歌曲,也能感受到战火来临时,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与不舍离家的复杂思绪。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程琳的演唱下火遍全国的歌曲《小小少年》,是属于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这首歌同样来自国外,也与电影有着密切关联——它是德国音乐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
电影讲述一名少年因为母亲去世,父亲被人诬陷贪污了银行的钱,于是被寄养在个性自私保守的外公家里而发生的故事。在音乐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少年,冲破困难与阻碍,在阳光下肆意成长。
这首歌原版是由电影的主演、荷兰演员海因切演唱,2010年,年逾五十的海因切来到中国,再次现场演唱了这首歌,引发了一阵全民回忆杀。
当然,我们说这么多,并不是想强调“外国的月亮圆”,而是想说,音乐就是如此广阔而博大,可以容纳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情感,并因为人类的共情,它可以在世界各地流动、传承,集聚一代又一代人类的真情。
真正好的音乐,不管诞生在哪里,最终都会变成人类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