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
安装CentOS前,需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流程顺利,确认设备硬件兼容性,CentOS 7及更高版本对硬件要求较低,但仍建议确保处理器支持64位架构,内存至少2GB,存储空间不少于20GB,若用于生产环境,需根据实际负载增加配置。
获取系统镜像文件,访问CentOS官方镜像站(推荐使用国内镜像源如阿里云或腾讯云),下载与设备架构匹配的ISO文件,选择CentOS-7-x86_64-DVD-2009.iso
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下载完成后,使用工具如Rufus或Ventoy制作启动U盘。
安装流程详解
1、启动安装程序
插入启动U盘,重启设备并进入BIOS界面(通常按F2、F12或Delete键),将启动顺序调整为U盘优先,保存后退出,进入安装界面后,选择“Install CentOS 7”并按回车。
2、选择语言与时区
安装界面默认提供多语言支持,建议选择“English”以减少后续配置复杂度,时区设置为“Asia/Shanghai”,确保系统时间与本地一致。
3、磁盘分区方案
进入磁盘分区界面后,选择“手动分区”(Manual Partitioning),推荐以下分区结构:
/boot分区:1GB,格式化为ext4,用于存放内核与启动文件。
swap分区:内存小于8GB时设为内存的2倍;内存大于8GB时建议与内存相等。
/分区:剩余空间,格式化为xfs或ext4,作为根目录存储核心数据。
若用于数据库或日志存储,可单独划分/var
或/home
分区以提高安全性。
4、网络与主机名配置
打开网络设置,启用以太网连接并配置静态IP(适用于服务器)或DHCP(适用于测试环境),设置主机名时,建议使用有意义的名称如“web-server-01”。
5、软件包选择
默认安装模式为“最小化安装”,仅包含基础功能,如需图形界面,勾选“GNOME Desktop”;若部署服务器,可选择“Infrastructure Server”并额外添加工具如Development Tools。
6、用户与密码设置
为root账户设置强密码(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符号),同时创建普通用户,赋予sudo权限以提高系统安全性。
安装后基础配置
1、更新系统与内核
首次启动后,立即执行以下命令更新软件包:
sudo yum update -y
若需升级内核,可通过yum install kernel-lt
(长期支持版本)或编译最新源码。
2、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最小化系统资源占用,关闭selinux与防火墙(测试环境适用):
sudo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udo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3、配置SSH远程登录
修改/etc/ssh/sshd_config
文件,禁用root远程登录并更换默认端口:
Port 2222 PermitRootLogin no
重启服务生效: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常见问题与优化建议
驱动兼容性:若安装后出现显卡或网卡异常,可通过lspci
检查硬件型号,从ELRepo仓库安装专用驱动。
性能调优:针对高负载场景,调整内核参数如vm.swappiness
(降低交换分区使用率)或优化文件系统挂载选项。
备份策略:使用cron
定时任务配合rsync
实现关键数据自动备份,避免意外丢失。
个人观点
CentOS的稳定性和长期支持特性使其成为企业级应用的首选,尽管CentOS 8已转向Stream版本,但CentOS 7仍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对于开发者而言,熟练掌握其安装与配置,不仅能提升运维效率,更能为复杂业务场景打下坚实基础,未来若需迁移至替代系统(如Rocky Linux或AlmaLinux),现有经验仍可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