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地震几级地震(1920年海原8.5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大家最关心的是地震破坏及灾区受灾的真实情况。地震部门会在地震后立即派出人员赴震区加密观测、调查震害。并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来进行震情趋势判定,绘制地震烈度图等多种数据图表。

四川泸定6.9级地震烈度图

然而,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每次地震的发生对于地震工作者来讲都是一次加深对地震了解的绝佳机会。深入调查地震特征、发震构造、建筑物破坏特点等,都需要大批科研人员花费很长的时间在震区进行调查研究。

这就是地震科学考察。

青海门源6.9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队

不那么“科学”的第一次地震科学考察

中国历史上地震多发,古人无法解释地震的形成原因,认为地震是上天的惩戒,不能从科学视角研究地震进展形成的规律,直到上世纪初才逐渐起步对于地震的科学研究。

337年前北京近郊平谷、三河发生强烈地震之后,康熙皇帝颁发的“罪己诏”

1913年12月21日云南峨山发生7级地震,云南省行政公署派人去震区做实地考察。时任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张鸿翼曾在国外读书,对地质学颇有研究,被委以此任。

上海徐家汇地震台的峨山地震记录

张鸿翼一行5人冒着危险深入余震频繁发生的震中地区,走遍熠峨县(现峨山县)城乡各地,现场考察地震灾情。随后,张鸿翼撰写了地震考察报告,并绘制了熠峨地震地域图,报告对地震序列、地震类型、地震地质、灾害破坏特征及其成因、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均有论述。

云南峨山县油菜花田

这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地震科学考察活动,首次摆脱“地震乃天戒”的迷信说法,将地震纳入科学范畴去思考。虽然报告离现代地震科学考察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甚至是得出“沙层陷落导致地震”这样不正确的结论。但是,张鸿翼能以地质学的理论与观点去考察地震灾害,较之前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他在报告中提出的一套防震抗震策略,受到人们的好评。

张鸿翼撰写的考察报告

6人4月,第一次地震科考!

虽然峨山地震的科学考察开创了我国地震科学考察的先河,但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地震科考却始于1920年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造成约27万人遇难,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毁灭性地震,也是中国震级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灾害最重的地震之一,史称“寰球大震”。

海原大地震发生后4个月,当时的北洋政府委派内务、教育、农商3部委的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杨警吾6人赴灾区考察。他们从北京乘火车走北线,抵京绥铁路的西终点——归绥(今呼和浩特),再从归绥经宁夏至皋兰,一路骑马、步行从固原、平凉、天水至兰州。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地方,考察队几乎走了个遍。

海原地震考察路线(绿色)

历时4个多月的艰苦考察,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地震科学考察。考察团给震区各县知事发放“调查表”,收集各地的地震现象和地震灾情。这次调查与以往地方官员查访灾情,查勘灾赈公费用途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除实地调查了解地震灾情、考察山崩地裂等现象外,还特别注重地质科学考察,研究地震起源及地壳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烈度异常区现象、建筑物结构破坏特点等。

“此行目的,不仅为普通之调查,尤注意于科学之研究,故除调查震灾状况,勘察山崩地裂诸现象外,复从事于地质之考察,俾明此次震波之起源及其与地壳之关系焉。”

海原地震考察中的翁文灏(左)、谢家荣(右)

以地质专家为主的这次调查,现场勘测包括回到北京的持续研究,工作时间长,学术研究广泛深入。翁文灏、谢家荣发表了一系列大量的地震、余震,包括地震前兆的文字资料,从地质学角度圈出极震区范围,编制《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陇秦直晋等省地震图》,分析地震成因、特征和地质地层背景,并辅以震灾场景照片。

谢家荣编制的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陇秦直晋等省地震图(依据原图扫描清绘)

调查结束后,在对1870年以来中国较大地震特别是海原震灾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最新地震学科技成果,翁文灏和谢家荣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报告及单行本。

翁文灏在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发表了题为“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甘肃的地震”的讲演,其讲演稿于次年(1922年)2月,发表在《科学》第7卷第2期上,这是最早问世的、与此次海原大地震科学考察直接有关的考察成果。

文章指出,海原地震的震中“在海原之东南乡,固原县的西北乡,隆德县的西北乡,静宁县的西乡,会宁县的东乡以及通渭之西乡及靖远县的一部”,“地质以片麻岩千枚岩等为最多,是为秦岭山脉之前山”。

静宁县西乡地震地质现象

文章指出,海原地震死亡人数达二十四万六千多,“据说每一县内伤人多少,皆由县内派人挨户调查,造具清册,详载死者的姓名年岁亲族等等。如此看来,此数目尚不完全虚造”。而“死人为何如此之多,求其原因,与人民之居处关系最大”。

文章还指出,巨大的山崩(即滑坡)是海原地震的第二大特征,其规模之大,“在世界也可占重要位置”,“山崩最大最多的地方,要推静宁县的西部,及会宁县的东边,自青家驿到静宁县一百里路的中间,大块的山崩至少有几十处,崩塌的长在一里以上至三四里的,至少可说有十余处。试看所测的地图及所照的照片,真可谓极山崩之大观”。

文章也论及海原地震的原因,指出“甘肃东部不但没有活火山,就是第三纪或第四纪的火山遗迹也没有发见过,可见甘肃地震跟火山是没有关系的,总是因为地质构造上有弱点,所以时常要震。

1922年8月,翁文灏第一次赶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万国地质大会上介绍了海原大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构造带,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密切关注。

在那之后,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使得对海原大地震的科考一度中断了3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相关科考才陆续展开。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郭增建等6位科研人员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摸清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他们首次发现了干盐池至李俊堡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表破裂带东段。60年代初,阚荣举等人在甘肃景泰地区发现了该地震破裂带的西段,并认为海原大断裂极震区东自固原硝口,经西吉、海原,西止于甘肃景泰县兴泉堡,全长约237公里。此后,围绕海原大地震的科考一直未断。

从1913年云南嶍峨地震有专业人员参加调查,到1920年海原地震科学的考察研究,中国地学学者的研究从粗浅到细致深入,应用当时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一系列海原地震研究报告和论文,并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从此地震再也不被认为是“天戒”,而被纳入现代科学的研究范畴。

发布于 2022-11-09 20:28:12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36
上一篇:年少万兜鍪的读音(年少万兜鍪指的是谁) 下一篇:唱支山歌给党听原唱(原唱是任桂珍)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