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鹧鸪叫声写下著名的诗句(有关鹧鸪的诗句)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了游子的凄苦和强烈的思归之情。
鹧鸪在我们家乡那一带用土话来说,又叫它雀鸪,雀鸪鸡,它喜欢生长在丘岭地带的满被草丛,矮树或者是杂草灌木丛生的小松林当中。
在那些起伏不平的小山坡或者是光秃的沙地岩坡上也偶尔能看到,但是在高山密林中是非常罕见的。
鹧鸪比较喜欢在干燥的小山丘上活动,清晨和傍晚时分下来山谷觅食、喝水。
它是一种杂食性的鸟类,多以蚂蚁、蚱蜢、白蚁、蝗虫、以及山中的嫩草芽、小野果、还有农田里的稻谷、花生等等为食物。
鹧鸪还有一种习性,它喜欢在沙地里进行沙浴,一边用两翅拍打沙粒,一边用强健有力的双抓扒小沙窝。
因此在有鹧鸪活动的小山丘上,总能到处看到鹧鸪浴沙时掉下的羽毛,和一个个它扒成的小沙窝。
这是一种生性独立,比较喜欢独来独往的鸟类,除了在发情交配期间偶有成双成对结伴觅食外,其余时间都很少能看到它成群结队的。
在外形上公鹧鸪要长得比母鹧鸪艳丽,个头也要比母鹧鸪大一点,在我们家乡那一带,一般的公鹧鸪大概在七八两左右,个别稍大的也能达到一斤左右;母鹧鸪相对来说要小一点,一般在五六两左右。
公鹧鸪的两腿雄健而有力,性情相对来说也比较刚烈暴躁!
在野外的公鹧鸪被人捉住的时候会拼命挣扎,也会狠狠地啄咬捕鸟人的手;但是母鹧鸪相对来说就温和得多了,即使是被捕鸟人捉住也几乎不反抗,更不会啄人,一般只会乖乖地束手就擒。
在春暖花开,晨曦照耀下的时候,公鹧鸪喜欢飞上树枝上或是飞到高高的岩石上放声啼叫,声音嘶哑而宏亮,凄清而悠远,在寂静的小山谷里即使一两公里也能闻到。
而且往往是一鸟鸣叫,群鸟响应,此起彼落,遍及山野,这种景象更给播种希望的春天带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氛!
公鹧鸪的叫声在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显得尤为凄清悠远,仿佛是在呼唤山间野外工作的人们:就要天黑了,快回家去吧!
鹧鸪的叫声在空旷无人的野外让人听起来尤其容易引发惆怅和离愁别绪的伤感。唐代的诗人郑谷曾为此挥笔写下了一首关于鹧鸪叫的古诗,标题名字就叫《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此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了游子的凄苦和强烈的思归之情。
公鹧鸪的叫声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向母鹧鸪发出求偶交配的信号,它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发出斗架的邀请信号。
公鹧鸪是一种非常好斗的鸟类,当它啼叫的时候很快就会引起附近的公鹧鸪响应,此起彼落,大家越叫越起劲,彼此之间边叫边向对方靠近,越叫越起劲。
最后就会像两个充满怒火想要斗架的人一样,刚开始是打口水仗,随着言词的不断激烈升级,火药味越来越浓,谁也不服谁,最后终于要以一战来决胜负!
公鹧鸪之间也是这样,叫着,叫着,就互相撕打起来,谁也不服谁,而且这种鸟类往往斗得很狠,斗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经常要斗个两败俱伤才肯罢休。
其实在古代人们早就已经发现了鹧鸪的这种习性,所以很多民间的捕鸟人都会充分利用鹧鸪的这一习性特点,养一只公鹧鸪作雀媒。
放在笼子中养熟后,再把它放到山丘上让它叫,再在笼子的周围布网等着雀媒的叫声把另一只鹧鸪引过来后再捕捉它;这一方法可谓屡试不爽。
小时候村子里的一位老爷爷就养有一只鹧鸪媒,他是用精制的笼子养的,饲养方法很是讲究,平时要用一块布把笼子盖上,避免它看到阳光或者是避免它看到人后乱撞鸟笼而受伤。
他平时没事的时候,就会用笼子提着鹧鸪媒到小山坡上,引捕鹧鸪来卖,以补贴家用。
那个时候山上的鹧鸪到处都是,因此他用这种方法几乎每天都可捕捉到一两只鹧鸪,有时候甚至会更多。
现在山中的鹧鸪相对来说要少了很多,即使在鹧鸪发情求偶交配的季节,走进山中也很少听到这种叫声独特的鸟类啼叫了,那一声声凄婉吭亮的鹧鸪啼叫声已经成为了一种童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