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汁多味甘,清凉解渴,是很受人们欢迎的消暑佳品。
西瓜的原产地是在非洲热带的干旱沙漠地带,主要种植在热带地区。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
顾名思义,西瓜以西字冠名,想来最初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有人说西瓜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1294年)时期,始从西方传入中国。这种说法早已被史学界否认。据1959年2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杭州水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居然发现了西瓜种子。但对其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以往史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种植西瓜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宋代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记载,郃阳县令胡峤居住契丹七年,于“平川多草木”之处“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胡峤写的那篇《陷虏记》也有类似记载:“以牛粪种之,结实大如斗,味甘,名曰西瓜。”回纥是我国古代居住在色楞格河与鄂尔浑河流域及天山一带的少数民族,中原视其地为西域,西瓜当是由此得名。
还有一说:西瓜产于古代东北。宋朝使节洪皓到金出使归来写下《松漠纪闻》一书,其中说到西瓜:“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其瓞类甜瓜,味甘脆……携以归”。
宋代高承编撰的类书《事物纪原》也说:“中国初出西瓜,洪忠宣使金,贬递阴山得食之,其大如斗,绝甘冷,可蠲暑疾。”
明代马欢著海外闻见录《瀛涯胜览》说的更具体:“靺鞨国西瓜甜瓜,一枚用二人举之。”靺鞨即指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由此可见,东北西瓜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名气就很大了。
西瓜的栽培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据说西瓜在未被人类栽培以前,只不过是一种野生的浆果,比鸡蛋还要小,主要生长在南非的卡拉哈里半沙漠周围地区。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精心培育,才成为果实硕大、果汁饱满、具有很高含糖量的水果。
由于西瓜受到人们喜爱,我国古代诗人对其多有吟咏。南宋范成大在《西瓜》一诗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告诉我们当时西瓜已经普遍食用。
与范成大同时代的方回写有《秋熟》诗,有两句是“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道出其妙处。文天祥那首《西瓜吟》把吃西瓜的情景写得十先生动:“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稍后金代也有人写诗赞西瓜。陆俨山《菽园杂记》载:“金时王予可南云《咏西瓜》云:‘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但写得最为具体形象的还是元代方蔓那首《食西瓜》:“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西瓜性喜炎热、干燥与充足阳光,不耐寒,所以在夏季生长成熟,但地处亚热带的台湾却是例外。那里是秋天播种,农历十月收获。清朝慈禧、嘉靖皇帝爱吃西瓜,南苑辟有瓜园。台湾西瓜那时每年都要做为贡品运到京城,以备腊月庙祭之用。
在食用西瓜的实践中,古人还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与特性。《松漠记闻》云:“有人苦于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明代李诩著《戒庵老人漫笔》卷二载:“西瓜可治暑疾,甚效……极恶糯木,撒上易烂。”在古代医书中,又称西瓜为“寒瓜”、“天生白虎汤”,除“可治暑疾”外,还能医治口热疮、醒酒。
西瓜皮也是一种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之为“西瓜翠衣”,主治暑热烦渴等症。西瓜子仁则能清肺化痰,治吐血,有降血压作用。
西瓜虽好吃又能治病,但正如古人所告诫:美味不可多食。西瓜吃多了,不但对人体不利,反而有害。关于这一点,前人早已发现,且有不少精辟论述。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谓:“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又元代李鹏飞所撰《延寿书》云:“防州太守陈逢原避暑,食西瓜过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举动。遇商助教疗之,乃愈。此皆食瓜之患也,故集书于此,以为鉴戒云”。
由于西瓜属寒性,要食用时不要与属热性的食物并用,尤其是羊肉,二者寒热相拒,使人顿生疾病。
当然,吃西瓜患病与否,也是因人而异。明代王象晋在其《群芳谱》中指出:大抵西瓜性寒,北人秉壮,食之无害,南人秉弱,食后遂成泻痢。寒胃忌之。”如此看来,患胃病者要少吃西瓜,特别是经过冰镇的更要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