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的青黄分别是指什么意思(青黄不接下一句是什么)

很多朋友问我:“对联到底有什么魅力?咱们都不写古诗词了,但每年春节都还要贴对联。”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是的,科考不用考,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没有它,很多妙对完全是凭着民间口口相传,就流传了上千年,这确实是有些让人想不通。这一切,或许都是因为一个“趣”字。

比起有着太多讲究的古典诗词,对联不但更接地气,而且总是能令人会心一笑,对对联拼的不是学富五车,而是灵感。随便举个例子,当年乾隆曾出过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难住了不少朝中文臣,纪晓岚思来想去良久对不出下联,直到闲逛时看到一个当铺,对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这个下联,也算是妙手偶得了。

本期笔者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民间妙对。关于此联,民间还有一个这样的趣事传说。据说清代有位穷秀才,平日里好吃懒做。这穷秀才有一位好友,是个富家秀才,平日里经常接济他。可是穷秀才却不但不感恩,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经常在秀才们面前说富秀才傻。这事传到富秀才耳朵里,他为了不破坏交情,也没说什么。一日穷秀才又上门来找富秀才借钱,还出了这样一个上联: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个上联其实出得确实挺有水平。这10个字中,包含了青和黄两种颜色,以及东和西两种方位,而且青黄不接还是一个大家常用的成语。对这个对联,首先同一位置上也要出现一个成语,而且词性要相同。最重要的是,要接得住“青黄”和“东西”二词的招。

富秀才不想再借钱给他,于是思考片刻后,对了一下十分霸气的下联: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这个下联对得是颇有意思的。黑白对的是上联的青黄,南北对的上联的东西,不但工整而且也是在讽刺对方黑白不分、不知好歹,对得十分解气。民间的对联就是这样,为了让它流传得更广、更久,一定会设定一个故事背景。它的真实性我们很难考究,但这副对联却当真是绝妙。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借钱上联,会怎么对呢?

其实民间还有很多这种有趣的对联,每一个都充满生活气息。比如民间有一个颇有意思的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就曾难倒不少才子。在这7个字中,共用了4个“偷”字,第一个是名词,中间两个是副词,最后一个是动词,读来颇为形象、生动。网友们给出了不少下联,其中“大网网网网鱼虾”、“史书书书书古今”等,但公认最工整的还是“孔明明明明事理”。

一副好的对联,总是有让我们开怀一笑的魅力,这或许就是这种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的原因吧!与古诗词相比,虽然它的文化内涵不高,但在民间却藏了很多高手。这些对联大家能对上吗?欢迎讨论。

发布于 2022-07-24 23:13:49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7
上一篇: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天然气的化学式) 下一篇:祁阳市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祁阳属于市还是县)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