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午时三刻是现代时间的几点钟有什么讲究(三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午时三刻听的人大多数都是从影视剧里面了解的三刻钟等于多少分钟,而且都是一些关于古代官场的影视剧,里面经常有一些台词叫做“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从这方面来看午时三刻在古时候有着特殊的意义,古人对阴阳的理解比较透彻,午乃代表阳,为什么能代表阳呢,因为午在一天中属于阳光最火辣的时候,但是并不是最热的时候。
在我们现在的时间计算里面一刻钟等于14分24秒,也可以叫做15分钟,古人在对于天文方面的理解和计算其实已经非常的先进,几乎跟现在计算的差不多,也可以说现在的时间概念就是源自于古人的时间概念之上形成的,古人对时间的理解其实超出我们的想象,自唐代以来我国古代就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午时又分为初午和正午和晚午。
中国古代还把十二时辰用十二生肖来代替,子时为鼠从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十二点为正,丑时为牛,凌晨一点到三点,寅时为虎从凌晨三点到五点,卯时为兔从五点到七点,辰时为龙从早上七点到九点,巳时为蛇从九点到十一点,午时为马从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十二点为正午,未时为羊从下午一点到三点,申时为猴从下午三点到五点,酉时为鸡从傍晚五点到七点,戌时为狗晚上七点到九点,亥时为猪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三刻其实就是正午时分的三刻时间,在清朝以前中国的时间是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为一百刻钟,在清代改为一天十二个时辰九十六刻,午时三刻基本上的时间就是中午时分在接近十二点钟左右,这个时候的太阳接近正上方,属于阳光最火辣的时候,古人认为这个时候的阳气最重,故为正午时,十一点钟为初午初午三刻接近正午是太阳处在一天当中的巅峰时间。
在这上面还有不同的地点来划分,在中国古代陕西西安和北京相差约几十分钟,但是当时中国古代的都城早期都是西安,后来改到北京,但是在犯人行刑上面并不是按照北京的午时来的,而是仍然按照西安的午时三刻来实行,北京的午时三刻刚好为西安的正午时分,大约是11点45到12点之间。
在中国古代有说法杀人是属于阴事,特别是对一些被认为是恶贯满盈的人,这些被认为是恶的人人属于恶人阴气非常的重,在斩杀之后这些人的阴魂会继续存在作恶,纠缠参与办这个案件的相关人员,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只有在阳气最盛的午时才能让这些阴气盛的阴魂消失,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都是午时三刻行刑的原因。
当然这些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现在的看法是挑选这样的时间点只是为了让自己有安慰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什么阴魂不散纠缠不休的事情,只是古人的一种迷信的想法而已,当然对于古人从事杀人的行为来说,内心没有一点愧疚和亏心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被杀的人谁都不敢保证一定是恶人,甚至有不少不该死的人被冤死的,从事这种事情长了内心说没有一点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寻求一些内心安慰是必然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中午开始人在这种烈日时分会显得特别没有精神懵懵欲睡,在这个时间处决犯人犯人的痛苦会小很多,属于基本的人性考虑,当然有人认为在半夜人最困乏的时候处决不是更好吗,主要原因是首先夜晚是阴气最盛的时间,处决死人非常的不吉利,再者处决犯人的目的一般都是惩戒行为,为了起到警告作用 ,半夜处决没有人去看起不到警示的效果,而且迷信的说法半夜杀人容易鬼缠身一辈子的事情,所以选择在午时斩首。
古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根据什么来判断时辰和年月的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个小时,每小时有六十分钟,而每分钟有六十秒的时间制度来自西方,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计时工具。但是,在现在的时间制度传入我国之前,我们祖先们依靠的是怎样的时间体系来生活的呢?
古时候,人们没有准确计量时间的工具,只能通过太阳升降来判断时间的早晚,正如古言所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百姓按照时辰判断时间,依照太阳的高度,如日上三竿,即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一般对应现在早上的9-10点钟,用来形容时间不早了。
人类最早使用计时仪器的原理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其中,圭表是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日晷是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1、关于圭表
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圭表通过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通过古人进一步研究计算,他们还总结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因此,圭表不但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二节令的日期,从而为指导广大劳动人民从事农事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圭表的出现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人类有了自己的计时工具,但其功能有限,完全可以确定的时刻只是正午时分。因此,古人在圭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出计时功能更齐全的计时装置——日晷(guǐ)。
2、关于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意思是指太阳的影子,原理依然是通过光的投影来判断时刻。其由一根晷针和带有刻线的晷盘组成。当太阳的方位发生变动时,晷针在晷盘的投影所指的方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根据长期的观察总结,记录确立了十二个时辰所对应的日影方位并以此来判断时间。例如古时候的“午时三刻”就是指针投影指在日晷盘午时位置的第三个刻度。人类对这项发明的使用长达几千年之久,称得上是计时史上的宝贵结晶。
关于这个话题 ,就先谈到这里啦。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以上就是三问网网»三刻钟等于多少分钟,古代的午时三刻是现代时间的几点钟有什么讲究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三问网号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