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川人,被称为蜀人,在重庆还没有直辖之前,大四川被称为“巴蜀”,所谓巴,自然是指巴人,蜀,自然是指蜀人。
有学者考证,蜀人为四川盆地的原住民,李白《蜀道难》“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说的就是古蜀人的祖先。
而巴人,据学者考据起源于湖北,与土家族同源,因为被商王朝势力挤压,迁入四川盆地,这当然是另一个话题。
蜀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商朝的时候,商王朝与蜀国有过不少交集,将四川盆地的部落命名为“蜀”,究竟是商人的命名,还是古四川盆地原住民的自称,已无可考稽,因为三星堆没有发现文字。
但如果从字型上分析,蜀字当是站在商人的角度指代另一个族群。
甲骨文的“蜀”字是一个虫子的象形,也就是蛾类的幼虫。
《说文解字》: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也。《诗曰》:“蜎蜎者蜀”。
说来说去,都是在描述一只虫子的幼年形象。
根据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有“征蜀”的记载,甲骨文卜辞:“口寅卜,壳贞:登人(召集士兵)征蜀。口寅卜,壳贞:王登人征蜀。丁卯卜,壳贞:王敦岳于蜀。”
尽管有学者认为此蜀非彼蜀,但从周武王伐商蜀人助周攻商来看,商人与蜀人有点世仇不是没有根据的。
还有学者研究发现,蜀地的三星堆文化发现的大量青铜器,都有“纵目”的现象,这可能与蜀人先祖蚕丛的形象有关。
西汉的《蜀王本纪》和东晋的《华阳国志.蜀志》均载,“ 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 王”,学者推测,蚕丛居住于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至今这个地区都严重的缺乏碘元素,这大约是蚕丛因为缺碘患甲亢,因此眼球突出。
根据甲骨文蜀字,蜀字的大眼睛符合纵目的特征,而躺着的“目”的下方,则如卧于山洞之中的虫子。蜀字的形象,暗合了蚕丛的面部特征和所处的自然环境。
当然,虫字未必是贬意,周代《大戴礼·易本名》:“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蠃)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既然人叫倮虫,那蜀字也便不是什么贬义了,虽然他的本义是一只蚕。
嗯,蚕宝宝,原本是极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