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行合一,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到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过来推动理论的建设。这不就是中国本土的马克思主义?
阳明心学诞生于1508年,马克思生于181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阳明心学的诞生比马克思主义早340年。
西方哲学的优势在于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中国早期的哲学一般存在于一些典籍中,像老子的《道德经》、四书五经中的《周易》,这些典籍里携带着古老的智慧,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我的美国老师经常阅读英文版的《周易》,可见《周易》的影响力。
没有一种理论是完美的,人的认知总是处于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即过程与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全部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
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便发生变化,旧事物便转化为新事物。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全部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
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便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
由此构成事物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诞生以后,在后世的发展中也不断地遭到人的批判,但儒家学说至今仍有很多精华部分,需要被发扬,所以批判地吸收是一种好的方式。
西方哲学也是在批判地吸收先哲们的哲学思想中不断发展和建构的,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都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并将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