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为什么叫关中(关中指的哪里)
我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也叫渭河平原,古称关中,位于陕西省中部,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为什么叫关中呢?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达三百多公里,面积约4.94万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平原是渭河、泾河、洛河等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及谷地,土地肥沃,灌溉发达,物产富足,历史上有“天府之国”之称。
关中平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因而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为各大王朝定都的理想之地,西安(长安)为十三朝古都足以说明一切。
关中“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
周武王从关中起兵,东出函谷,和天下诸侯一起推翻商朝的统治,以镐京为都,开周朝基业。
战国时期,秦居关中,居高临下,而后东出,以一己之力灭六国而统一天下,成就霸业。
苏秦对秦国及关中的评价非常到位:“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
秦国居关中四塞之地,据险而守,进可攻、退可守。
楚汉争霸时,刘邦实力不如项羽,但刘邦先兵出汉中,拿下关中,最终打败项羽夺得天下。
关中对刘邦的霸业至关重要,刘邦虽然军事技能不如项羽,但他有识人用人之能,文有军师张良,武有韩信。
张良就曾说过:“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如此可见刘邦一方对关中非常重视。
大唐王朝的建立同样和关中关系不小,隋末唐公李渊晋阳(山西太原)起兵,第一个目标就是先取得关中,最终统一天下,以长安为都建立唐朝。
西周、秦、汉、唐,均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强大的朝代,和这些王朝定都关中有很大的关系。
关中为四塞之地,所谓四塞即四关,在关中平原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四大关隘,东函谷关(潼关),南武关,西大散关,北萧关。
群山锁钥,西拒羌戎,北扼胡虏,东挟晋豫之威以镇山东,南连川蜀之利以为后援,固若金汤。关中平原外有四关屏障,故称关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函谷关,是四关中的东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境内,关北紧邻滔滔黄河,西邻华山,东进东原,地势极为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后期,秦国控制函谷关,关东六国只能望关兴叹,一次次无功而返。
历史上的函谷关并非只有一处,一共有三座,分别为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秦函谷关为战国时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北约15公里处的函谷关镇王垛村;汉函谷关是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出资兴建,位于今洛阳市新安县以东。
魏函谷关是曹魏时弘农太守孟康为方便运粮而在黄河河滩处所建。东汉迁都洛阳后,函谷关的军事地位大为降低,被距长安更近的潼关取代。
武关,是四关中的南关,位于陕西最东南角的商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为争夺武关,都不惜代价,可见其重要性。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不惜背上骂名,把楚怀王熊槐骗到了武关扣押起来,对楚国打击相当大。秦末,刘邦攻不下函谷关,只好从武关抢先攻入关中。
大散关,是四关中的西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秦岭之中,是巴蜀经汉中入关中的必经路之一。
之所以叫散关,据说此地曾有散国,故名。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刘邦攻略关中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走的大散关。
萧关,是四关中的北关,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宁夏固原境内,扼守六盘山口,挡住了南下的敌人进犯关中的通道。在古代,北方游牧势力给中原造成很大的威胁,萧关就显得格外重要。
萧关若有险,关中震动,天下震动。汉朝时,匈奴单于老上带着14万精锐骑兵就蹿到了萧关,把汉文帝吓个半死。汉武帝对萧关非常重视,多次巡视萧关防务。
关中,四关之中,有此四关,关中才称之为关中,若四关不保,则关中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