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产品定价是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价格的高低策略直接影响着平台利润和消费者的购买决断,那么如何合理的运用定价策略,让运营事半功倍?
首先需要了解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
外部因素
1.市场供需关系
2.竞争对手的价格
3.分销佣金(比如社区团购电商模式的团长佣金)
4.产品成本(包含损耗成本,如生鲜)
5.物流仓储费用
6.分拣成本
内部因素
1.预期利润
2.营销费用
3.资金周转,薄利多销
4.品牌定位
然后利用技巧合理完成定价策略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定价:
1.推广期-撇脂定价
产品优势大,可以先贵后便宜,获得利润收回成本,待热销期结束后再逐步降价。企业健康发展是快速收回成本,难点可能就是要抓住“对价格不敏感的这群用户”并且有足够的品牌宣传力度。
2.衰退期
当产品火过后进入衰退期,用户购买欲下降,此时若有库存,赶紧清仓处理,如满减、满折等。
渗透定价,直接最便宜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定价条件:边际成本低,才好用低价;初来乍到,推荐用低价。
根据用户心理定价:
定价要投用户所好,消费者价格心理主要是这几种
1.以价格区分商品档次的心理;
2.追求名牌心理;
3.求廉价心理;
4.买涨不买落心理;
5.追求时尚心理;
6.对价格数字的喜好心理等等。
使用价格锚点
同类的产品一定会有一款价格是其他产品的数倍甚至几十倍,它的作用便是设置“价格锚点”,价格感觉高或低一定是有“锚点”作为参照的,因此合理设置 非常重要。
当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不确定的时候,往往为了避免买到最贵(感觉有点性价比不高)或最便宜的(怕便宜是因为偷工减料),面对A、B、C 3个选项时,绝大多数用户会倾向于选择中间选项;比如星巴克的超大杯、大杯、中杯,消费者无形中会默认选大杯。
权衡对比
若A商品明显比较差的B商品好,消费者会倾向购买A商品——哪怕还有很多其他选项,仅是“A比B好”就是一个卖点。它承载着远比理性更大的分量。很明显,购物者,想选一个合乎情理的东西,他可以告诉自己,买A比B要好。
整数后减“1”
100 和 99 元,仅是1个数字就会产生巨大差异。让人觉得便宜,是因为用户大脑在处理数字信息,辨别其价值的惯性方式。完全是下意识的,我们甚至还没有把数字信息解读完毕,就已经定义了,就是便宜一个数量级,所以看起来实惠。
打折之后不要有零头
设置打折的活动价时,应该最大化这个打折力度,打折后的数字如果很精确,反而不利于消费者的第一映像。
阶梯定价
拾级而下,是每增加一定的购买量,价格就降低一个档次——目的就是让你多买多便宜
动态定价
看人下菜,看风使舵。观察实时需求;基于用户行为;活用价格歧视,比较依赖系统数据支撑。
根据市场需求调价
产品价格不可能一成不变,时刻分析市场动态,顺应变化改变价格。
在确认产品定价前,一定要首先定位好产品本身的所在市场类目,究竟是要走高利润还是销量路线,这是很重要的,不同路线针对的方案是不一样的。
在应用了上述种种策略之后,如果你还是无法有效地扩大销量,也许并不是上面的策略不管用,而是没有有效地向市场传达商品价值。试着调整营销策略,把你的产品真正具有价值的一面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