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接受意味着接受某个事情或者建议,同时感到开心和愉悦。这种态度通常表明当事人对所接受的事情或建议持有积极的态度,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事情能够对他们的生活或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人际关系中,欣然接受也是一种表明尊重和信任的方式。当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表明自己认同该建议或意见,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正向的改变。
大家分梨。各人得到的满足感,不一定和分到的数量完全一致。
分完之后,从你的手里拿走一个梨,跟本来就少给你一个梨,哪一种让你觉得亏了?
或者,你以为一切已经结束,忽然又多给你一个梨,跟之前就已经把这个梨,给到了你手上,哪一种让你觉得赚了?

答案几乎没有疑议。得而复失,感觉更亏;意外之喜,感觉更喜。
工作中,你本来没有期望得到的东西,忽然有一天,出现在你手上,无疑你会觉得自己捡到了宝。天上掉下个皮夹子,居然就掉进了自己的手心,老天待你不薄。反过来,你觉得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不是理所当然,也是志在必得),哪知道竟出现在别人的工作台上,不但亏,还很火。忿忿不平,其实难免。
结果都是一样,只是发生的顺序变了,带来的感受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工作或生活,都是如此。
我们辛苦工作,总是带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期望。 但有多少的时候,我们真的随心所愿收获到满足? 又有多少时候,我们收获是收获了,但总是觉得不够,不够,太少,太少?在这个总是不够的心理中,继续怨天尤人,日复一日。回报给自己和周围的,就是一张难看至极的苦瓜脸,看谁谁不爽。
这种工作状态,没有人会喜欢。 但是要想改变,又谈何容易。难道,假装一切都很好,事事心满意足,或者点一根香还是香烟,催眠自己要什么知足常乐?假装的东西,总有一天要被拆穿。自我催眠,也终归要有醒过来的时候。每天都要面对的职场现实中,如果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可能有实质上的改变。
如何改变,根本问题又要如何解决?
在该战斗的时候,就战斗;到了必须接受的时候,就接受。
作为一个稍微像样的职场人,不能随随便便就放弃。不管拿到手是怎样一副牌,都要好好打下去。从头到尾,我们都要尽力而为。就算客观条件不佳,自己能力有限,只要事情还有转机,还有争取多一点点的机会,那就还是要努力一下。怎么着,都要挣扎到最后。过早躺平,于公于私都没有什么好处。只要还在过程中,那就没得选,战到底。
但假如结果已经出来了,那就接受。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与其纠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如开开心心接受。芥菜树下看,至少你获得了这一刻这一份的开心。反之,一堆心不甘情不愿,并不能改变既成事实。拒绝接受,还是得接受。只不过,这样的勉强,不但无法享受已有的收获,而且还增加了额外的、没有用的烦恼。
一番辛苦,得了一只梨,却也尝不到本该有的甜头。 与其这样,不如暂且放下对别人手里一筐梨的念念不忘,安心品尝手上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