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乌台诗案事件简要概括(乌台诗案的来龙去脉)

《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作者沈括因此一鸣惊人,成为一位名震千古的卓越人物。沈括的名号如雷贯耳,与之同时代的大文豪苏轼更是家喻户晓,然而少有人知的是,正是沈括打响了检举揭发苏轼的第一枪。

公元1073年,沈括偶然看到苏轼的诗稿,认为其中不少诗句涉嫌诽谤朝政,沈括便将诗稿呈给宋神宗,但未引起上层阶级的重视。直到1079年,监察御史旧事重提,再次将苏轼新稿旧账一并翻出,告发其讥讽朝廷,御史台受理此案。由于御史台旁柏树上经常有乌鸦群集,因此御史台又称乌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作品风格突变的主因,更险些惹来杀身之祸。由于苏轼是文坛领袖,他在诗中明里暗里地抒发对时政的不满,是非常不利于新政推行的。那么他究竟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句子,才招致如此后果?

“乌台诗案”的导火索是《湖州谢上表》,是苏轼调任湖州知府时,向宋神宗道谢的谢表,其中有一句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苏轼讲,陛下应当知道他不适合时政,与当下的新派人物不合,明确地表达了对新法的不满。随后,御史台诸官一齐弹劾苏轼,就连一直欣赏苏轼的神宗也坐不住了,默许批准御史台逮捕苏轼。

纵然苏轼在诗词里乘风破浪,可面临着现实里碰一碰的危机,他还是心存胆怯的,就在勾摄官到达的那一刻,”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在押送途中,苏轼曾想过投水轻生,但以失败告终。因为他十分清楚,一旦罪名成立,等待他的就是黄泉之路。御史台上,众审员开始一一罗列苏轼的罪状。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宋代实行青苗法,即官府贷款给农民种地使用,这本来是一项好政策,却因手续极为繁琐而引起不少怨言,苏轼便夸张地说:要办下这贷款来啊,一年至少要半年待在衙门里办手续!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宋神宗施行盐禁政策,导致一时食盐紧张,百姓无盐可吃。苏轼便引用了”闻韶忘味”的典故,说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入迷得三个月不知肉味。苏轼移花接木:为啥我要听《韶》来解味呢?实在是因为三个月没吃过盐了!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汉、唐、宋选拔人才都有明法科,即对当朝法令知识的考试,宋神宗尤爱此道,更以新颁布的法律知识来考核官吏的政绩。苏轼便说,就算你读了万卷书,但不读律法,那也是白费!苏轼认为以明法来课试郡吏,根本就不合理嘛。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宋神宗兴修水利,但劳民伤财颇多,苏轼便暗讽其曰,假如海神知道君王的旨意,应该会把盐碱之地变成肥沃的桑田。后来在审理中,苏轼亲口承认此两句诗的确有讥讽之意,是为”讽刺朝廷水利之难成“。

证据确凿,罪名成立,御史台继续深入挖掘,发现了苏轼更多的讥刺内容,作品总数高达一百多首,牵连者多达39人。监察官一致认为,苏轼蔑视朝廷礼法,必须处以极刑,但由于后来不少人都为他求情,就连老对头王安石都亲自出面调解,最终苏轼免于一死,被流放黄州。

宋神宗是个有想法的君王,他之所以支持变法,就因为他内心有所坚持,想要把大宋推向更鼎盛的浪潮,这是一种未知的尝试,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总比故步自封来得要好。但苏轼却总是提出反驳,总是唱反调,对朝政种种策略予以抨击,这自然会引起皇帝以及群臣的反感。假如小解是宋神宗,估计也看不惯苏轼的这派作风吧。

不过,苏轼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纵然身经大风大浪,依然不屈服,保持心胸豁达,朝着自己向往的生活飞去:”几时归去,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发布于 2023-06-15 19:09:0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88
上一篇:九重天分别住着哪些神仙(“九重天”具体指哪九重) 下一篇:食品级塑料盒材质哪种最好(食品级塑料有哪些?)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