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节日风俗(蒙古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蒙古族历史悠久,地理分布广泛,各地的风俗多姿多彩。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基本特征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知道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那么,蒙古族有什么样的习俗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吧!
呼麦图·里古雷——我是蒙古人。
蒙古人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见面总会热情地打招呼:“他是绝配。”(嗯),然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鞠躬,邀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坐在客人身边,问长问短,仿佛在家里一样。通常,大方的主人在喝完奶茶后,总会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香脆的油炸水果、炒饭、奶茶、奶酪和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邀请他们饮酒盛宴。如果主人对客人特别尊敬,往往会把牛奶壶和酒壶放在哈达的上面,有时还会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劝客人喝酒。客人喝一口,主人特别高兴。遇到酒席,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节日,往往会摆一张全羊席。蒙古人称之为“乌茶”,也有人称之为“休斯”、“布胡力”。客人道别时,往往会送走家人,指出路,反复说“白怡台日!”百一日吴泰查热亚(希望我们能愉快地再次见面),“阿木日,赛音,亚巴!”一路平安。
献上哈达
哈达是藏语音译。它常用于欢迎、送礼、拜神、拜年和庆祝,以示尊敬和祝贺。这种礼仪由来已久。根据马可·波罗的游记,蒙古人“在春节假期互相赠送由金银玉器和白色丝绸制成的礼物”。
鼻烟壶
递鼻烟壶是蒙古族的古老习俗。在蒙古蒙古包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常常会拿出一个精致得像瓷瓶一样的小锅给客人闻一闻。这是装有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是有一定规矩的。如果遇到同行,要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者双手微抬,鞠躬交换,然后倒一点鼻烟,用手指在鼻孔上擦一擦,闻闻烟味,完了再交换。如果长辈和晚辈见面,要微微探身,右手递锅,晚辈会酥,双手接过,举手闻一闻,再交换。
在蒙古人的习俗中,他们骑马和坐车去拜访牧民的家。接近蒙古包时,要慢慢骑,以免惊扰牛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马棍放在门外。如果把它们带进包里,就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重。走出蒙古包后,不要马上上车或上马。你得走一会儿,等主人回来再上车上马。作为包里的客人,主人弯腰奉上奶茶,客人要俯身用双手去接。包的西北角是供佛的地方。睡觉时不能把脚伸到西北角。用烟袋或手指头都是不可取的。不要用脚碰灶具,也不要在火上烤脚,否则相当于侮辱灶神。在蒙古包里,如果有病人,在门的左侧绑一根绳子,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招待客人,来访者不得进门。
18岁时的习俗
蒙古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新年。通常,在腊月十五,人们开始为中国新年做准备。腊月二十三,全家人或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饭,娱乐,送火神。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新年最快乐的一天。除夕降临后,人们聚集在最年长的人家里,在除夕开始“庆祝日”(宴会)。全家人尽可能地享受“寿年”。“三锅”要在年夜饭上准备。一壶是奶茶壶;第二口锅是羊背锅;三个锅是肉汤饭锅。在聚会上至少唱三首歌。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祭天。留一两个老人或妇女在家,其余的穿上节日盛装,端着银壶奶茶,端着奶食,来到用雪做成的敖包前,将供品撒入点燃的火中,然后磕头祈祷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然后是家庭内部的新年问候。年轻一代向他们的长辈致敬。老人手捧哈达,成年人用小帛,年轻人用鲜艳的长帛祭拜。长辈给孩子食物和钱。家人拜年后,人们先去年纪最大的人家里,进门按年龄依次进入。新年祝福之后,至少有两首悼词和三首歌曲。对于优秀的歌手,居士捧着一个有哈达的奶碟,背诵祝词。歌手背完词,就把哈达抱在怀里,拿着奶碟让其他歌手品尝。
连衣裙
靴子:蒙古靴分为马靴和蒙靴,马靴又分为棉靴和单马靴。它由牛皮制成,有些情况下是黑色和紫色,相当别致和精致,年轻人喜欢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靴尖略上翘,靴面通常有花纹和浮雕。有的是皮衬有的是毡衬,靴子很宽。靴子可以套棉袜和毡袜。
长袍: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这种长袍有宽袖和长袖。下端一般不左右分叉,领子较高,扣子在右边。长袍的领口、袖口和边缘常饰有美丽的花边,长袍的颜色因地、因季而异。
腰带:要穿蒙古袍,有的是布的,有的是缎的,有五米长,颜色和长袍很协调。
首饰:一般牧区妇女不戴帽子,用红绿两色的长绸裹头。男士夏天戴鸭舌帽,冬天戴羊皮、狐皮帽,款式是大耳朵尖帽或草原帽。蒙古族妇女首饰用于节日、喜庆宴席、走亲访友时的头部装饰。装饰品种类繁多,材质因贫富而异。更精美的是,它是由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的。
规定饮食
蒙古人的饮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肉、奶、粮。一日三餐,两顿干粮。早上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饭,奶食,红烧肉。晚上,我烤羊肉,吃包子。
肉类:牛羊肉是蒙古族最常见、最喜爱的食物。特别想吃羊肉的“手抓肉”,吃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广为人知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也叫蒙古茶。是蒙古族人最爱喝的饮料,一天要喝三次奶茶;酸奶:发酵的马奶“齐格”和发酵的牛奶、羊奶“塔里加”,能散热解渴,营养丰富;奶酒,也叫蒙古酒。将发酵好的牛奶放入锅中,文火蒸馏,便成了透明醇厚的奶酒。
奶食:蒙古语名“查干伊德”,意为纯洁吉祥。奶类食物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奶豆腐、奶酪、奶果。
齐格:“齐格”酸马奶酒(俗称马奶酒)是蒙古族在各种聚会和宴会上的珍贵饮品。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总是大量饮酒,庆祝畜牧业生产的丰收和好运。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曾在御宴上用金碗盛着chequer和骆驼奶等饮品招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的主要饮料之一。由牛奶提炼而成,故称“奶酒”。它厚重醇厚,无色透明。少喝可延年益寿,活血补气,男女老少皆可饮用。蒙古族制作“奶酒”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蒙古波尔只有一斤重。1206年铁木真成立时,逢吉日喝此酒,增添喜庆气氛。1271年,忽必烈封国为元,特别盛产蒙古酒。然而,700多年过去了,生产蒙古酒的原始技术并没有改变。
活着
蒙古包是一种带有圆形尖顶的天篷式住宅。通常覆盖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住房的满语名称。“宝”在满语中是“家”、“宅”的意思。古代称之为“金库”、“毡包”。蒙古包有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使用,可移动,另一种是冬令营半固定。蒙古语称转包为“Urgogol”。蒙古蒙古包在大雪中抵抗力很小,没有积雪。下雨的时候,蒙古包顶上没有水。包包的门又长又小,与地面相连,寒气不易侵入。包包的百叶窗Hana由几根相等的细木棒和牛皮绳连接而成。使用时成为圆形蒙古包墙,移动时折叠起来,还可以作为自行车的车板。包的顶部有一个天窗,可以通风排烟采光。
生产习惯
马是牧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放牧、走亲访友、外出经商都需要马。马不仅健壮结实,而且极其耐粗放饲养,以吃苦耐劳著称。每天的行程可以达到100到150公里。草原牧民可以骑马,不分性别,年龄。
勒克莱尔,又名“原型车”,车轮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以桦木、榆木、硬杂木制成,轴长,一般相当于除车身外的胸围长度。可以拉水,扛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合在草原和沙漠上通行。
仓储车车身上放一个带门的木质长方形柜子,柜子用铁皮或牛皮包裹,可以防风、防水、防潮。食物、肉类和其他日常用品可以存放在柜子里。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个大木桶或铁桶,平时用来拉饮用水和储水。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冬天,牧民更喜欢骑骆驼,既暖和又勤劳。它们可以几天不喂草不喝水,在冬天旅行。运输主要靠骆驼。在沙漠中,你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它们在海洋般的沙子中游泳,所以骆驼被称为“沙漠中的船”。
祭祀习俗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着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拜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美的六、七、八月。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着彩布或纸旗,旗上写着经文。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祭祀在敖包面前。这种祭祀由来已久,现在其他地方也有。相传,在游牧时代,蒙古牧民把牛、马、羊等供自己生存的牲畜视为天地恩赐。所以在祭拜天地之神时,不得不宰杀牲畜作为回报。
酒祭:就是在“敖包”前一滴一滴地洒上鲜奶和奶油,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祀神灵的习俗由来已久,在蒙古秘史中被称为“倒酒礼”,至今在一些地方仍能看到。据说意思是上帝不仅要吃肉,还要喝酒和奶。
火祭:在敖包前焚烧大量干树枝或大量牛、马、羊粪。祭祀仪式时,各家各户都走近火堆,念着姓氏,献上祭品,把布胡勒摩诃的整只羊肉扔进火里烧,越烧越旺。蒙古人相信火是最干净的,它能驱除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很贵的,往往是祭祀神灵的。过去蒙古族祭祀敖包时,也有这样的祭祀仪式。现在没有人用玉来祭奠敖包了。
婚礼
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之一,结婚通常是在婚礼的前一天。在欢乐的气氛中,新郎穿着华丽的蒙古袍,腰间系着丝带,头戴圆顶红色流苏帽,脚穿高筒靴,手持弓箭。伴郎和赞美者也穿上了节日服装。一起骑马,抬花车,带礼物,去女方家结婚。新娘到女方家,先绕着蒙古包走一圈,向女方家赠送一只“摸门羊”等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持哈达和酒,逐一向新娘的父母和远亲敬酒。仪式结束后,结婚的人坐下来吃晚饭。晚上安排羊五叉宴,举行传统的求名问庚仪式。第二天早上,当结婚的人出发时,新娘被她的叔叔或舅舅抬上了花车。新郎将绕着新娘的花车骑三圈。然后,准新娘和准新娘一起离去。
娱乐习俗
(1)赛马:是草原上最精彩的传统体育和娱乐活动,通常比赛50至70里。赛手们不穿靴子和袜子,而是穿着华丽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红绿相间的丝带,显得轻盈而勇敢。当马疾驰时,赛手们骑在马上如腾跃空,显示出娴熟的骑术。
(2)摔跤:蒙古摔跤是圆摔。上来就互相抓,落在膝盖以上任何部位都是失败。摔跤运动员的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且总数不能为奇数。摔跤运动员对服装更讲究。他们穿着宽松的白色裤子(Bansla),并穿上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裤子。外套牛皮制成,顶上钉有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部正中有圆形银镜或“吉”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丝制成的围裙,配有蒙古靴或马靴。获胜者经常在脖子上戴五颜六色的布环“江嘎”。
(3)射箭:最早是蒙古人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有静态拍摄和骑行拍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深受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草原牧民热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着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钢琴很美,有人这样形容:“马头琴的一首曲子,对草原的描绘,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生动”。
(5)音乐舞蹈:蒙古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每当举行宴会和庆祝节日时,歌曲往往会一首接一首地唱出来。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富饶美丽的草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蒙古语歌曲结尾长而高亢,音调更为激昂。这首歌的押韵是在句首,而不是在句尾。一般来说,两个,四个和萧是用于宴会,节日和婚礼。
(6)“好来宝”:是蒙古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说唱艺术的一种,有固定的曲调和歌词。一般是两人拉四胡对唱或一人问答。说唱歌手不仅会弹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能力,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如今,锡林浩特舞台上表演的新“好来宝”有时数量不一,有自编、自演、自演、经典总动员等,形式多样,外形美观。
(7)蒙古象棋:类似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64个小方块,以两种颜色的间隔排列,共有32枚棋子,每边16枚,包括诺延(君主),哈顿(女王),也被称为博尔赫斯,各一枚,哈萨加(汽车),骆驼,马和武后(儿子)。游戏中,白格子先走,然后双方轮流走,吃掉对方的棋子。从原来停的广场开始,“王车易位”、“吃路兵”、“升级兵”都算走。当双方的任何一个“厚黑”到达对方的最后一个方块时,就可以成为己方吃掉的任何一块。下蒙古象棋时,不能吃对方的“乌努钦·武后”(孤儿)。“王”会被对手杀死,即使棋局输了,双方都有“王”或者只有一只同色的骆驼算和局。
(8)“沙嘎”那达慕:沙嘎指羊脚踝骨。沙加有很多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倪好”(羊),宽凹面叫“马亚”(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叫“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迦的直立姿势叫“翁高”,倒立姿势叫“高通”。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和游戏的意思。它起源于摔跤、射箭、赛马,现已成为草原上庆祝丰收、交换物资、举行民俗体育活动的盛大聚会。
推荐阅读
-
人在外地怎么激活银行卡(哪个银行可以网上办借记卡)
-
全日制大专(成人大专报考条件和费用)
全日制大专,工学结合,不用去学校学习,网上学习,毕业三年后可以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薛鑫网可以查到。...
-
侍女是干嘛的
-
屈原是春秋还是战国时代的人(春秋战国哪个朝代)
-
微信头像图片(100张好看不常见的头像)
-
核糖为什么叫核糖(链式核糖怎么变成环式核糖)
-
风筝一头栽下来什么原因(放风筝为什么老扎头)
-
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运营培训班学费大概多少)
有了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良好的管理水平,超市就能经营自如。超市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自身素质尤为重要。超市管理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卫生:门...
-
160的人衣长72会不会太长了(160穿72衣长)
-
为什么很多人不懂无效社交(放弃无效社交远离消耗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