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真正死因(康熙是什么病死的)

在中国啊,有句老话,叫: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意思就是说,一般的人活到73或者84岁,也就离见阎王不远了。当然,随着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这种说法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但在过去,即使是皇帝,想活到70岁以上,也基本就是奢望。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近500位帝王,其平均年龄也只有39岁,就算是最近的清代,帝王平均寿命也仅有53岁。

即使是英国女王,早在其40岁时,也就是60年前,就已经制定好了“伦敦桥计划”,以防止“天有不测风云”。同样,已经步入老年,即将突破70岁大关的康熙帝,也应早早做好后事安排,以应对天命时刻。

那么,69岁的康熙帝临终前最后时光,又都做了哪些安排呢?

一、

关于康熙帝的去世,在历史上的说法不一,也给我们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按照官方的说法,也就是《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康熙帝临终前的那几天行程是这样的:

先是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宝刀未老的康熙帝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但是没过多久,康熙帝便感觉身体不适,于是在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

当时,他还传了旨意:

“偶感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

不过就在前一天,也就是十一月初六,康熙帝还在南苑听取老四胤禛和隆科多汇报通州查勘粮仓一事呢,而且是:

“久议方散!”

短短一天后便身体不适,并迅速回到畅春园养病,但是史书中并未详细记载治病的过程和病情。

在十一月九日的时候,康熙帝实在是无法亲自去部署南郊祭天事宜,于是又下达了一条命令,让老四胤禛代替自己参加十五日的祭天仪式。为了表示诚意,康熙帝还特意嘱咐老四胤禛,先去斋所斋戒,然后再准备祭天事宜。

当时老四胤禛是不愿意前往的,理由是“圣躬不豫”,希望能留在皇阿玛身边照顾,但是康熙帝拒绝了。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老四胤禛每天都派太监或侍卫前往畅春园向康熙帝问安,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朕体稍愈”。

等到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帝急招老四胤禛前往畅春园,当晚康熙帝驾崩……

二、

那么,第一个问题便是,康熙帝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这么快就无力回天了呢?

按照史料记载,康熙帝应该是感染了风寒,最终导致了死亡,所谓的风寒,就是重感冒。农历十月底,在北方已经是初冬季节,正是季节交换,容易感冒的时节。康熙帝在打猎途中,吹了凉风,静下来之后,感觉不适,确实符合风寒的描述。

当然,已经近70岁高龄的康熙帝,久经沙场,也是落下了满身的后遗症。其实早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他就常觉得身心不给力,经常出现头晕目眩,手抖脚肿的症状。当时他还算身强体壮,并没有将这些问题放在心上,其实身体已经抱恙了。

等到了康熙五十六年,康熙帝又一次跟死神擦肩而过,当时他批阅奏章的手已经拿不住笔了。不然的话,第二年准葛尔又叛变的时候,他也不会选老十四胤禵代朕出征。

而这次感染风寒,从史料记载中的“本日即透汗”,就能看出,他身子虚得很。感冒发烧,当天汗透,倒是有一种服了退烧药,出汗的情景,但此时的身体抵抗力最弱。不过,也能看出来,康熙帝当时并没有拿这次风寒当回事,觉得当天就出了一身汗,应该就能好了吧?

但实际上康熙帝晚年身体本就不咋地,他又喜欢强撑,所以真实的病情肯定比他自己说的要重。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又下达命令,这几天有奏折的话,也不看了,要静养。

三、

因为康熙帝下达的命令是休息到十五日,看得出,当时的他认为自己还是能再站起来的,甚至都误不了十五日的祭天。

但后来,估计也是真感觉不行了,他才会下令让老四胤禛代替自己去组织祭天事宜。

可是,为什么老四胤禛每次询问康熙帝病情时,他都回复:

“朕体稍愈!”

其实,以康熙帝的性格,为了稳住众人,即使病情恶化,他也不会讲的,除非到了非讲不可的程度,不然他都会硬撑。所以,“朕体稍愈”这四个字,正确的理解是病情没有好转,但也没有恶化。

事实也证明如此,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已经感觉到自己可能撑不过当天了,才在丑刻急忙召老四胤禛速来畅春园见驾。在寅刻时,康熙帝又下令将在京城里的阿哥们,比如老三胤祉、老八胤禩、老十胤誐等等,全部召集到畅春园。

由于斋所离畅春园较远,老四胤禛直到巳刻才赶到畅春园,并在当天进进出出康熙帝寝室几次。

康熙帝撑到晚上戌刻时分,扛不住了,猝死在畅春园……

而康熙帝早在老四胤禛尚未赶到畅春园时,就感觉不妙,从而提前宣布了皇位的继承人:

“‘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是日戌刻,上崩。”

那么,这其中又隐藏着哪些真相呢?

四、

看得出,康熙帝整个驾崩的过程,以及当天发生的事情,还是充满着诸多疑点的!

比如康熙帝是在凌晨一点到三点召老四胤禛见驾的。就算他在南郊天坛处,来回骑马的话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可是老四胤禛直到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才赶到畅春园,这段时间他去干嘛了?

还有当天白天,老四胤禛一共进出康熙帝寝室三次,这三次都说了些啥呢?

按照《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当天发生的一切确实存在诸多疑点,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还有以下几点:

比如在老四胤禛尚未到达畅春园之前,康熙帝就已经宣布了皇位继承人,这十分可疑。当时的康熙帝明明可以撑到老四胤禛到了再宣布皇位所属的,他为什么要这么早宣布呢?

再有,康熙朝的大臣又不是只有一个隆科多,为什么当天他只召见了隆科多,还让他来宣读遗诏呢?

种种迹象仿佛都表明,雍正帝的即位好像并没有那么正大光明,他仿佛在刻意修改记录,想表明自己当时不在场,意图撇清自己夺位的嫌疑。

事实上,雍正帝即位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朝野上下都对他继位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传闻便是,老四胤禛联合隆科多,伪造遗诏,夺取了皇位。而康熙帝本来要传位给老十四胤禵的,但是被截胡了,被篡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虽说传位诏书分为满汉两种文字的,巧合的是,满文的遗诏,关于继承人方面又含糊不清。

五、

正因如此,雍正帝也成了整个清朝历史上,最受人质疑的皇位继承人了。

连意大利人马国贤,当时他是一位传教士,受康熙帝赏识而当了官,当时他也在畅春园,他就曾断言:

“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

意思就是说,康熙帝驾崩的当天,是发出了号呼之声的,声调中夹杂着不安之状。即使康熙帝不是被毒死的,但也恐怕是发生了什么事故,意指康熙帝非正常死亡。

由于康熙帝驾崩之时,只有老四胤禛在身边,其他大臣也好,皇子也罢,甚至妃嫔们都不在身边。所以老八胤禩等人事后,也怀疑老四胤禛是以进献参汤为由,毒死了康熙帝。

而这件事的真相,恐怕也只有雍正帝自己清楚,所以他在《大义觉迷录》中详细解释了这件事。

说老八胤禩污蔑自己,说自己进献参汤跟皇阿玛的去世有因果关系,这明显是:

“加恶名于朕!”

这恰恰证明,进献参汤一事确有其事,但他并没有借进献参汤而产生弑父夺位之心。

但是,老八胤禩又怎么会知道康熙帝寝室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呢,毕竟当时在现场的只有老四胤禛一人?

这恐怕也是雍正帝即位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将康熙帝身边的近侍一网打尽,以防这些人跟老八胤禩有勾结,恶意污蔑自己。

六、

说了这么多,那么康熙帝临终前的这几天,究竟都做了哪些安排呢?

其实康熙帝的发病很突然,并没有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去安排好一切,等到他感觉自己确实不太妙时,只剩下一天的时间。

这一天他召见了隆科多,并当着马齐的面宣布了隆科多的死刑,说自己驾崩之后,隆科多得跟着自己陪葬。

但是,等到老四胤禛赶到畅春园之后,替隆科多说情,康熙帝又撤销了这条命令。由此,很多人读出来这是康熙帝用心良苦,是担心隆科多不服从下一任皇帝的领导。这是故意让老四胤禛卖隆科多一个人情,这样让他感恩的同时,更加忠心。

所以,隆科多不仅没有死成,反而成了顾命大臣,《清史稿》记载:

“圣祖大渐,召受顾命。”

康熙帝临终前还干了这么一件事,据《李朝实录》记载:

“‘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言讫而逝。”

既然朝鲜的使臣都能记载这句话,就证明这是公开发表的言论,并非针对老四胤禛一个人的。是不是临终前说的,都要打个问号,但既然这样记载了,那也不可能空穴来风,况且这种嘱咐也符合康熙帝的性格。

七、

当然,康熙帝做这样的临终安排,也是有以下几个目的的:

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众人监督老四胤禛,防止他滥杀无辜,至少不能明目张胆的违背遗诏。其次,虽然康熙帝只提了这么两位皇子,其实言外之意是让雍正帝善待所有的兄弟,这两个都能容忍,其他的应该也可以。最后,特意提出要给弘皙封王,也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子孙,树立一个叔侄和睦的印象。

康熙帝做的最后一个安排,那就是传位给老四胤禛了,这不用多说了。

但是奇怪的是,康熙帝驾崩的当晚,新即位的雍正帝就将服侍了康熙皇帝60多年的大太监赵昌给处死了,他是在试图掩盖什么吗?

在各类电视剧中,比如《雍正王朝》,就将康熙帝临终前的安排给演绎了一下,至于符合不符合史实,那就不知道了。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临终前也是先将隆科多叫到跟前,先是发了一道圣旨,要赐死隆科多,这道圣旨由张廷玉掌管。随后,又升了隆科多官职,用赎回来的那把宝刀笼络其心,让他力保储君即位。

而且在康熙帝之前病重的时候,就撤掉了众位大臣的职务,比如马齐、老四胤禛、老八胤禩等,给人一种将传位老十四胤禵的错觉。

后来他又将金牌令箭秘密交到张五哥手上,一旦传位给老四胤禛之后,可以拿着它诏令天下兵马,以防止有人作乱。

最后,他又把老四胤禛叫到身边,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传位给他,还帮他分析了诸位皇子的优缺点,临了还嘱咐他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兄弟。

当然,他还赐了一幅字给老四胤禛,一共四个字——戒急用忍,后来朝堂之上,雍正帝没少看这四个字。

八、

但是,电视剧也有不敢演的地方,这些内容通过《雍正王朝》中的曾静体现了出来。

曾静这个人不简单,跑到西北岳钟琪军营里胡说八道,撺掇岳钟琪造反。后来岳钟琪将曾静绑了,送到了京城,交给了雍正帝处置。

其中曾静控诉雍正帝的内容中,就包括,康熙帝驾崩当天,就是因为喝了老四胤禛递上来的参汤,毒发身亡。

而老四胤禛在毒杀康熙帝的同时,一直躲在角落里的人物就是隆科多,他将康熙帝的传位诏书给改了。本来传位给老十四胤禵的,给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等于是伪造了圣旨。

甚至于,太后乌雅氏,也就是雍正帝的生母质疑雍正帝即位的合法性,结果也被雍正帝给搞死了。

曾静总结雍正帝的几大罪状:

“毒父、逼母、杀兄、屠弟、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任绥。”

但是雍正帝为了表明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决定用实际行动感动曾静,不仅不治他的罪,还对他礼遇有加。后来曾静确实被感动了,决定亲自行走天下,替雍正帝的《大义觉迷录》进行全国性宣传。

可惜,雍正帝一死,即位的乾隆帝迅速就将曾静处死了,顺带着将老爹辛辛苦苦编出来辩解的书籍也予以焚毁,理由也很简单,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你骂我爹,我爹能忍,可我不能忍。”

乾隆帝的这番行为,反而又为雍正帝是否合理即位,增添了一番神秘色彩。

但不管怎么说,康熙帝临终前的那几天,究竟有没有打算赐死隆科多,并让他当顾命大臣?究竟有没有单独召见老四胤禛,并喝下老四胤禛进献的参汤,中毒身亡?以及最终遗诏,是否传位给老四胤禛?

发布于 2023-04-28 14:59:4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81
上一篇: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鲁智深的主要事迹简介) 下一篇:李白是什么原因去世的(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