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发展,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一座座钢铁森林里,潜藏的是一颗颗浮躁而复杂的心灵。但却在这种氛围里,一种倡导极简主义风格的装修方式却日渐风靡,那就是性冷淡风。
“性冷淡”的英文是“normcore”,是两个英文字母“normal”和“hardcore”的结合体。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提及“性冷淡”,脑海中就会勾勒出一幅冷冰冰的画面,巨大的白色墙壁围的立方体空间,木头做的桌椅疏疏落落地横在中间,黑白色调的瓶瓶罐罐孤零零地摆在上面,毫无生气。
但这些都是人们的误解。“性冷淡风”追求的极简主义,是简约而不是简单,是情怀而不是冷漠。从字面意义上解读这种装修风格,也并非真的是“性”→“冷淡”,而是一种克制的,禁欲的生活态度在家居环境的体现。
本文将从“性冷淡风”的真实含义和理念的多个方面来解释这种风格在结局装修上的适用性。
“性冷淡风”不是单调,而是协调统一
许多家庭在选择装修风格的时候,都倾向于进行“加法运算”,总是想要最大限度地将所有的元素都用上,将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得满满当当,仿佛如此才能显得充实,热情。但往往如此,家中常常显得纷繁杂乱。
而“性冷淡风”式的装修,虽然也提倡物尽其用,但更倾向于整体环境的统一一致。从色彩到材质,从大的空间到小角落的设计。上图的设计可见一斑,最基础的床铺的布置以灰色棉麻布为主色调,在床边摆设花瓶,床布的颜色上也选择了一致的色调,就连墙上的挂画,都苛刻地选择了黑灰元素。
这两个起居室和休憩区的设计亦是如此。整洁统一的白色调,没有过多装饰的原木家具,更添加一份素雅。颜色虽趋于一致却非雷同,错落有致的摆放充满生活气息,何来单调之说?
性冷淡风不等于黑白灰,而是用素材最原始的颜色来展现
很多人以为黑白灰是性冷淡风必备的颜色,一些追崇性冷淡风的人甚至在装修选择中甚至唯黑白灰是从,刻意打造一种冷冰冰的氛围。
事实上黑白灰只是性冷淡风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这种风格的装修确实不提倡浓墨重彩姹紫嫣红,但也绝不是黑白灰三种色调能完全概括的。它只是提倡对素材原始风貌的利用,展现素材最原始的颜色。
像图中暗黄斑驳的床前置物桌,旧棕色的花瓶,以及床两旁有锈感的椅子,都还原了这些物品最原始的状态和颜色,不仅没有冷漠之感,反而让人觉得主人用心至极,生活细腻。
这个图中的“性冷淡”则更多地体现在床上用品的设计上,棉麻质感的床单被套,略有纹路的抱枕颜色淡雅却又能和宝蓝色的床体主色调和谐一致,非黑白灰设计但是依然没有背离简约的风格。
当然,“性冷淡风”也不是半点暖色调都不占,而是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不做过多的粉饰和装扮。
这个起居室的小心机在于,仅仅使用一块地毯,几个靠枕,就形成了更加协调的“性冷淡”风格。纵观整体设计,原木的放置柜上几摞书本整整齐齐,浅灰色的沙发简洁美观,几抹浅浅的暖色温馨和谐,修饰不多,也不可以追求黑白灰,但依然整洁大方,简约舒适。
性冷淡不是简单粗暴,而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
“性冷淡风”之所以给人一种简单粗暴的错觉,大概是因为它总是费尽心思去除装饰的赘余物,从而达到干净利落的感觉。
实际上这种风格在物件的选择上和装饰上却有着非常细腻的要求,每一个小物件的选择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处处体现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精致的生活态度。
灯具的选择是其中一种表现。“性冷淡风”倾向于选择具有设计感而又简单大气的灯具,从吊灯到立灯,从整体照明到局部空间的光线设计,无一不需要下大工夫去思考和选择。

植物的运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包括植物的颜色,形状,摆放的位置,都非常有讲究。沙发右边高大的灌木,左边等下的盆栽,以及茶几上的鲜花,高低错落有致,使得整体空间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姿态各异的藤植则与桌上的花朵成一整体相呼应,让客厅显得更具生活情调。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是通过挂画和小摆设。
精选过的挂画不仅颜色和整体家居统一一致,内容也崇尚去繁求简,但具有独特风格。
余以为,“性冷淡风”常被认为是贬义词,也和大家对这种风格的一些误解和偏执有关。它实际上只是一种精致态度在生活具体事物中的外化和表现:通过简约化的方式,表达在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中追求欲望的克制,追求去繁求简的实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