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是一个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的重要礼仪活动,也是人生礼仪中十分重要的礼俗活动。在汉中巴山一带,葬礼自古盛大而隆重,因而有“父母之让,无贵贱也”之说。在当地,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只要家中死了人,都要为其操办一场葬礼,俗称“热热闹闹送老归山”,加之汉水流域(汉中巴山一带均在汉水流域)崇尚巫术,因而逝者的丧葬礼俗更显隆重、热烈而神秘。汉中巴山一带,丧葬礼俗在程序上基本大同小异,但在某些细节方面尚有许多不同之处,故这里去同存异,讲述巴山地区特有的丧葬习俗。
其一、净身:镇巴习俗,死者咽气后必须请贵人为其“净身”。净身时用一尺白布,蘸酒精或白酒,在死者前心、背心、手心、脚心、面部等处擦拭。擦拭完毕的白布,浸以用剩的酒精或白酒,平铺于地面,然后点燃。燃毕的灰烬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阴阳先生具此推断死者的前生和后世。
其二、出丧须叫醒小孩:镇巴出丧均在佛晓,出丧时要先把院内所有睡着的小孩叫醒,习俗认为,如果不把小孩叫醒,盖棺时会把小孩的魂魄盖到棺材里。
其三、井内食:镇巴习俗,灵柩抬到墓地后,须暂搁置于长凳上停放,此时墓穴(井)已挖好,须先端上准备好的酒菜置于井内,让所有掘井者饮食少许,然后所有子女、婿媳都要吃一筷,俗称(父母留食于后人)。巴山地区的其他地方,并不沿用“井内食”的习俗,而是把绝井人吃剩下的饭菜带回家。临出殡前,一是让后人们在死者棺材前用手抓着吃,二是用于装填需埋于井内的食品罐。
其四、喊“丧号子”:“让行非路”,大巴山山高坡陡,墓地多在山间。送死者上山时,常常要在羊肠小道上爬坡上坎,稍有不慎,脚下容易打闪。为了使抬丧人脚下步调一致,就产生了一种协调抬丧步调的“号子”,俗称“丧号子”。丧号子一般一人领唱众人和,诸如“丧行非路不一般,大家齐把号子喊”。“丧行非路不好走,大家齐把号子吼。”抬丧人一般以“嗨—吆”迈步作和,遇到高坡陡坎吼号子时,所有孝子必须向抬丧人下跪行礼。
其五、服丧礼节:在镇巴一带,老人死后三年内为服丧之期,服丧期间有很多礼仪规矩。诸如死者的子女不得打牌、下棋、打麻将、不得猜拳行令作乐、不得与人开玩笑、戏耍、不得坐上席。春节期间不得接灯,不得贴红对联。当地人春节贴对联有特殊的规定:亡人死后第一个春节只能贴白色的对联;次年春节贴黄色的对联;第三年春节贴绿色的对联,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每到周年必须上坟祭奠,俗称“烧周年”,头周年称“小祥”;二周年称“大祥”;三周年称“除服”。镇巴人办周年有这样的规矩:头周年“不请”,即不请亲友邻里,只家里人和孝子去坟上祭烧。二周年“不办”,当地有些地方,二周年是不举办祭奠仪式的。三周年“不挡”,即三周年亲友邻里都持礼前往,主人设宴招待,三周年毕整个祭奠活动即告结束。(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词语造句(一年级语文下册词语复习)
努力奋斗励志的句子早安(拼搏努力正能量的句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复习资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十字星多肉简笔画(多肉植物简笔画可以这样画)
怎么用简笔画浪漫和美丽的郁金香(多肉植物乙女心简笔画画法步骤)
情侣语录超甜20个字(2023情侣间感情迅速升温的句子)
唐诗三百首中最短的20首(飞花令蓝)
古代正确读音(三代之首夏的真正读音是什么)
龙简笔画大全集简单(每天学一幅简笔画--变色龙简笔画)
著名的蓝色工笔画(古典四大美女仕女图)
用户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邮箱
确认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