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冷面怪咖北野武(北野武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黑泽明曾在去世前给北野武写了一封很短的信。
上面只有几句话:“北野,你干得很不错,如果没有你,日本电影的未来将会是一片混沌。”
为什么黑泽明对北野武的评价如此之高,他又为何被称为黑泽明的接班人,看北野武自导自编自演自剪的《花火》就知道了。
《花火》的叙事和剪辑看似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不像五幕剧或三幕剧那样,按照时间线的顺序而来。
其实,这种打乱时间线的剪辑反而提升了观影的友好度,若按古典主义的结构来讲述,《花火》将会变得乏味。
整个故事就是北野武的同事在一次逮捕行动中,一死一伤一瘫痪,北野武深感自责便引咎辞职。
之后为照顾患白血病的妻子,安慰瘫痪并被家人抛弃的好友堀部,供养年轻警探田中的寡妻,铤而走险向黑社会借高利贷。
可黑社会成天的骚扰令他不堪重负,最终决定假扮警察去抢银行。
给田中寡妻寄一笔钱,给堀部买绘画用料,带妻子旅行,完成生命短暂而绚烂的终结。
这个剧本,用这种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叙事方式,昏昏欲睡肯定多过拍手叫好。
北野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选用跳切设疑,引起观众的兴趣。
再借助闪回把结果前置,然后恢复正序,过程中一一解密,如闪回的镜头里田中因公殉职,堀部独自一人坐在轮椅上眺望大海。
这时故事才刚刚开始没多久,时间还是现在,突然没有任何交代,画面一切来到数天后,观众一头雾水,但北野武并不准备立马解释。
随即给了过去线的闪回画面,加深了观众的疑惑,直到北野武在旧车厂买警灯时,才完整交代了埋伏行动的失利,观众适才恍然大悟。
这种“玩弄”观众的剪辑方式很难掌握平衡,一旦失衡,非但炫技不成,反而会变得十分凌乱。
因为叙事并不倚重于剧本,而是跟着剪辑走,如果不能将时间的起止安排妥当,合理分配每一段剧情,电影就是一团乱麻。
其结构类似于花开数朵,各表一枝,且不说每一朵花都开得烂漫,最起码结果时要都在一棵树上。
如果是独立成篇,各说各的,也就不是一个整体了,就像《花火》中贯穿始终的北野蓝一样,让电影看起来很完整。
除了剪辑上别出心裁之外,北野武突如其来的暴力和出人意料的搞笑上也颇为用心。
《花火》中的暴力总是没有预兆,即使发生了也不会过多渲染,甚至连动作和血腥都没有多少,简练又干净。
如同影片白描的叙事,不加烘托,直接给,但呈现出来的暴力却是充满美学思想的,而非单纯的重口味或猎奇。
如片尾北野武和妻子双双自杀,并没有给到北野武举枪的镜头,而是转到海浪的画面,搭配画外的枪声,突出一种喧嚣又平静的死亡之美。
这就是北野武独树一帜的暴力美学,不用血浆,没有屠杀,以及花里胡哨的镜头语言,平静中的爆发,出其不意的惊诧就足以让人沉迷其中。
在幽默上,也许是因为漫才的经历,《花火》中的喜剧于一本正经中打破常规。
北野武会先给观众预设一个陷阱,让观众掉入其中,随后在观众顺着陷阱往前想的时候来个急转弯,喜剧效果便出来了。
如电影开头,北野武跟同事们来到埋伏地点交班,两个年轻人在巷子里打棒球,球落到了北野武脚下,堀部训斥他们不能在这里打球。
北野武拾起棒球,让年轻人做好接球准备,本以为一切如常,丢球、接球,皆大欢喜,但北野武做完动作后却将球扔到另一条街道,这种前后反差的形式让包袱抖落的比较自然。
当然,《花火》最让人佩服的是用平静、沉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一个悲凉的故事。
按照以往的惯例,像这种妻子患绝症,好友瘫痪,同事被犯人打死的故事,怎么也得刻画苦难,往煽情方面整。
尤其是北野武沉重的让人喘不过气的人生,被各种痛苦折磨,又沉默寡言,不与人倾诉,所有事情都压在心里。
这种主角太容易催泪了,稍微动用一下背景音乐可能就泪眼婆娑了,可北野武偏偏不走寻常路,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生命与死亡。
在片中,北野武从头到尾不超过20句台词,但没有一句话都不是抱怨,反而大多数都是在安慰或帮助他人。
经历过女儿早逝、老婆患病、好友瘫痪、同事去世的人世间最大的悲痛,北野武没有觉得人间不值得,只是选择了沉默不语。
他的老婆只有一句台词,说的也是“谢谢你,对不起。”
这可是一个失去女儿,自己又得了绝症的女人,即使她歇斯底里、大哭大闹也可以理解。
但她却在享受时日无多的快乐日子,从不面露不悦,坦然接受生命的安排,与丈夫一同走向另一个世界。
北野武的好友堀部,因公瘫痪,换来的却是妻子带着女儿离去,留他一人孤苦伶仃,他的人生可谓是糟糕透了。
但在《花火》中,堀部在北野武的鼓励下依然试着拥抱生活,一个人看潮起潮落,一个人看樱花烂漫,用画画消解消极。
田中的遗孀同样没有悲悲戚戚,老公去世,经济下行,对于一个寡妇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然而她还是努力工作,照顾孩子,期待生活越来越好。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没有怼天怼地,怨怪社会的不公,更没有一大段台词来诉说自己的不容易,就那么三言二语,既言简意赅又有向死而生的忧伤。
在镜头语言上,北野武也没有让其喧宾夺主。
很多时候,《花火》的镜头都是以近景和中全景的固定镜头为主,让摄影机成为客观的记录者,而非主观的参与者。
这种镜头设计,一方面让观众可以直面角色的苦难,增强写实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把思考留给观众,从拿来主义变成主动获取。
可不论是哪一种理解,都应该会从《花火》中看到积极。
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烟花灿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淡然处之,未来还有未来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