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美国记者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总统拜登因恐惧推迟破坏北溪行动,而其中也有很多参与者认为此举十分疯狂。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记者称拜登因恐惧推迟破坏北溪行动,拜登敢动北溪二号吗。

记者称拜登因恐惧推迟破坏北溪行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15日报道,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称,美国总统拜登出于恐惧,将轰炸“北溪”的行动从2022年6月推迟到9月,许多行动参与者认为这是疯狂举动。
这位记者解释说:“是的,他们(美国水雷手)在演习结束前行动了。但在最后一刻,白宫紧张起来。总统说他不敢这样做。他改变了主意,发布了新的命令,使他有可能在任何时候远程引爆这些炸弹。”
根据赫什的说法,拜登“下令在9月进行”,此次行动的许多参与者在“情报部门担任高级职务”,他们反对这个项目,“认为它是疯狂的”。赫什称,由于推迟行动,八枚炸弹中只有六枚爆炸。
这名记者补充称,美国领导人担心,在乌克兰冲突中如果形势对西方不利,德国可能退出对莫斯科的制裁,所以他决定安排一次破坏活动。赫什称:“北溪2号是德国自己暂停的,而不是国际制裁,美国担心德国会因寒冷的冬天而取消制裁。”
2月8日,美国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发布了其调查“北溪”爆炸的文章。文章中称,2022年夏季在北约“波罗的海行动”(Baltops)演习期间,美国潜水员在“北溪”下面放置了炸药,三个月后,挪威人引爆了炸药。美国总统拜登在与国家安全问题团队进行了9个多月的秘密讨论后,决定破坏“北溪”。五角大楼随后表示,美国与2022年“北溪”爆炸事件无关,白宫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美国国务院呼吁相信美国的立场。
俄媒称,从美国官方表态后,这件事在西方几乎没有受到媒体关注。
2月1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了一份呼吁联合国就“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进行国际调查的草案。俄罗斯国家杜马预计将于2月16日对此草案进行审议。
草案内容显示,2023年2月8日美国记者西摩·赫什的调查结果证明,美国和挪威军队对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进行了犯罪破坏。下达该命令的拜登政府应当负所有责任。这次犯罪行动破坏了俄罗斯、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地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不利影响,更对该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环境破坏。草案呼吁联合国对此进行国际调查。

拜登敢动北溪二号吗
据媒体报道,2月8日晚,美国的资深记者赫什爆料,“北溪”管道被炸一事是拜登亲自下令,由美军在挪威政府以及北约的配合下实施。
从赫什发布的调查报告来看,有两点信息量巨大。第一点是时间。按照赫什的报告,美军是在2022年6月份行动,趁着与北约盟友开展演习之际,在“北溪”管道所在的海底区域安装了爆炸装置。
为了尽量避免引起怀疑,拜登还要求将爆炸装置由延时引爆改为远程指令引爆,所以3个月后,挪威政府才在美国的指示下引爆了提前安装好的炸弹。更让人震惊的是,赫什称拜登政府讨论了9个月后,才最终决定实施此次破坏计划。
也就是说,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美国已经准备对“北溪”管道下手。这间接说明,俄乌冲突其实就是美国亲手策划推动的地缘冲突。其实早在冲突爆发前夕,乌克兰局势就有着诸多异象。
例如基辅当局表示应该冷静处理分歧后,顿巴斯的局势就开始急剧恶化,乌前线部队的行动与基辅当局的政治表态完全相反,这说明背后有势力在拱火,而显然美国就是这个拱火者,这次赫什的爆料,则更加证实了这点。
第二点是参与的国家之多。按照赫什的爆料来看,美国是整个破坏行动的主谋,挪威以及参与演习的北约国家都是帮凶,而调查了“北溪”爆炸案的瑞典以及丹麦均知情。
美国之所以让这些国家参与,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相关国家的一线部队干扰美军的破坏行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将北约国家绑上自己的贼船。尤其是让挪威配合自己的行动,显然也符合挪威的利益。因为现在欧洲的天然气,主要就来自挪威以及美国。
赫什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曾多次揭露过美国政府的丑闻,而且绝大多数后来证明都真实可靠,所以赫什发布的调查报告可信度很高。从路透社等各大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转载他的调查报告就能看出,媒体界对他此次爆料普遍都认可。
其实就算没有赫什的爆料,舆论也普遍会认为“北溪”爆炸案的幕后主谋就是美国。首先,美国有着充足的动机,“北溪”管道被炸,俄欧能源通道将被基本切断,美国就能够向欧洲倒卖更多高价天然气,同时还能够对欧洲国家形成有效威慑。
美国今天能够炸“北溪”管道,明天就能够破坏其他设施,连俄罗斯都不放在眼里,对欧洲国家美国下手只会更狠。而且能源贸易是俄欧关系的根基,切断双方的能源合作,就是让欧洲断了念想,彻底反俄。
此外,失去了欧洲的能源市场,依赖能源经济的俄罗斯经济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如此一来美国对俄经济打压措施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削弱了“战略对手”俄罗斯,加深了对欧洲的控制,还趁机赚取了经济利益,美国无疑是“北溪”管道爆炸案的最大得利者。
其次,要在北约国家的眼皮子底下实施破坏行动,除了美国之外,基本上别无他人。此外,从瑞典、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反应来看,他们是这次爆炸案的受害者,但却在极力淡化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