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想拥有安稳的统治,领土的安定是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许多前线士兵们驻扎在边境线上日夜守护,可士兵们是非常艰辛的,在气候恶劣的冬天,冰天雪地之中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没有完备的抗寒装备根本坚持不住,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军大衣出现在了我国士兵的身上。
长款的衣服设计能够将士兵的整个身子都包括在内,而且抗风能力非常强,也十分保暖,这样集多种优秀特点于一身的衣服在我国曾经风靡一时,后来其不仅用于边防士兵身上,还出现在了家家户户老百姓的衣橱中,而这样盛行一时的衣服却在07年被我国淘汰,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军大衣被引进我国,产生了一股军大衣热潮
军大衣其实并非是我国发明的,它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诞生于当年的苏德战场上,欧洲人的时尚品味一直居于世界前茅,他们也将这种飘逸前卫的穿衣风格也体现在了战场上。当时很多士兵由于无法忍受刺骨的寒冷丧失战斗能力,导致军队士气大大降低,为了抵御寒冷,保证士兵们正常的作战能力,他们参照风衣的样式设计了军大衣,其长可到膝,内部又用各种保暖的材料填充,十分抗风保暖,一下子就解决了燃眉之急。
后来袁世凯偶然间看到了这款军大衣,觉得十分实用,于是就将其引入了中国,直到我国成立之前,军大衣的普及率在国内其实并不高,军队之中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机会穿着,后来随着国家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逐渐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去批量生产这种衣物,一时间在军队身上望去到处都是深沉的绿色。
后来,军大衣也不仅仅局限在军队之中,在普通百姓之间也开始普及,深受各个阶层人民的青睐,在当时谁要是走在街上披上一件厚厚的军大衣那还真是个十分前卫的人物了。再后来,军大衣就逐渐成为了每个人的一件必备品,其价格低廉,保暖性又不输那些羽绒服和呢子大衣,家家户户都常备一件,尤其对于一些老人家来说印象十分深刻,甚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虽然保暖御寒,军大衣也有不可弥补的缺陷
不过,军大衣的好处固然很多,但也有着不少缺陷。首先便是为了保暖性,许多军大衣都选择采用厚实的棉花来填充,牺牲了衣物本身的轻便性,导致军大衣十分笨重也不方便携带。另外便是衣物本身的款式太长了,行走起来老是受限,像披了一床被子一样。
另外,随着战争形势的逐渐科技化,很多士兵们不需要再像原先打仗一样要在战壕里面待好久,而是配合国家的科技武器进行成组的协调与转移等,长此以往下去军大衣就变得十分不便。
一战的时候,很多国家打仗队形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变化,两军先是挖战壕,进而运输武器进行对峙作战,军大衣能够很好的保护士兵的膝盖和大腿,在长时间的驻守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在当年二战后期,为了高效的打击敌人,德军的普通士兵们宁愿穿着不那么抗寒的棉袄也不愿选择累赘的军大衣。
而反观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科技发展的日益提高与进步,军大衣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士兵的作战需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传统的衣物样式逐渐淘汰在了历史的潮流中,这种趋势一直进行到2007年,军大衣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军大衣进行了重新的改良,并没有完全消失
其实,要说军大衣完全消失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在当时那个时代中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能够取代军大衣的最优方法,当时的人们所做的只是将原来的军大衣进行了一场改革升级。
比如在原先军大衣的基础上改良出了87式军装系列,将原先军大衣的长款改成了中长款,大衣的下摆不再过膝,仅仅只能盖住大腿的一半,这种衣物十分适合在冬天作战的士兵们,既能完成一些复杂的战术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少受到限制。
另外,在一些地方还自己开发出了深蓝色的军大衣,这种大衣将衣服的下摆开了叉,更能适应日常的劳作与生活。
衣物为人服务,特别是军人这种特殊群体,势必会因为作战方式的变化而更新换代,小小的军大衣,见证了中国军人艰苦的战斗岁月,见证了一穷二白的贫寒岁月,如今也改革升级,以更合适的面貌出现。
相关文章
- 痔疮全身失血(20岁男子患痔疮全身失血过半)
- 客单价计算公式(销售如何提高客单价的方法)
- 小米手机硬件检测指令(详解小米手机自检功能)
- 黑天鹅事件是什么意思(黑天鹅事件是好事还是坏事)
- 幼儿园拼音顺口溜(幼儿巧学拼音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