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坠毁前人的痛苦(飞机坠毁前一瞬间的心情)
飞机坠毁前人的痛苦(飞机坠毁前一瞬间的心情),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乘坐飞机是一种便捷安全且快速的交通方式,所以很多人需要长途出行时,坐飞机成为了首选,有些人甚至还患上了飞机依赖症。坐飞机,也被他们戏称为打飞的。
飞机发生事故的风险是所有交通工具中相对最低的,所以安全系数也是极高。
但是在1977年3月27日,一起震惊世界的空难引发了广泛关注,两架波音747客机在跑道上撞到了一起,这次事故导致五百多人遇难,这场空难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空难——特内里费空难。
那时,大家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很多年以后,人们重新去探索总结这场灾难发生的原因,调查后,专家总结了三点:
1. KLM机组在没拿到飞行许可证的情况下急着完成之前的任务。
2. 雾霾太大,致使塔台和两架飞机机组无法看到对方。
3. KLM在起飞之前受到了无线电的干扰,这使塔台和PanAm机组一起说话,结果KLM机组只听见了OK,没听到其它指令。
对死亡有了新的认知
其实这只不是一点小差错,但结果却让大家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心理学家Laura King和Joshua Hicks花了十几年时间去研究让人觉得遗憾的经历和人格成熟度之间的关联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遗憾通常是使人不愉快的经历,不过这种不愉快的经历的确会使我们的人格成熟得更快。
空难,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场遗憾,不过,如果有人能够幸免于难,那么他一定会对死亡有一个新的认知。
还有些人患有恐飞综合症(Aerophobia),这种人对于乘坐飞机感到恐惧,他们很怕空难,而且还会出现焦虑发抖等生理反应。
社会心理学家卡尼莫(Kanimo)认为这属于一种“易得性社会知觉偏差”,这也是人类典型认知障碍之一。
这种障碍的出现和社会上那些负面诱导息息相关。
一旦出了空难,新闻和媒体都会大肆渲染,这使很多人都在潜意识里对坐飞机产生了恐惧心理:坐飞机,很可能会死亡,空难事件不停发生。
这种恐惧心理被不断印证,乘坐飞机给人带来的恐惧感也越加强烈。
那么,在发生空难时,飞机上的人会有什么感受?
2009年夏天,加拿大航空AC087客机被暴雨天气所影响,在飞行途中突然失控,机体快速下降,给乘客带来了很强的失重感。
多亏机长反应快速,稳住了飞机,大家才能安全着陆。
当时乘客对此的回忆,在飞机急速下降时,大家都很安静,被吓得不敢说话,过了一会,出现了惨叫声,很多人都被吓哭了,飞机中的人都很惊恐。
很多人都说这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那时,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恐惧感席卷而来。
应激反应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难发生的那一刻,人们会产生“应激反应”,这和普通的情绪不一样,应激是在一种意外环境刺激下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有学者提出,应激状态有三个阶段,警觉阶段、阻抗阶段及衰竭阶段。
当乘客知道飞机出了问题时,会进入第一阶段,会出现发抖、呼吸急促等生理现象,接着他们会产生阻抗心理,开始逃避,不想面对现实。
最后,他们知道不可能改变了,就会选择面对这场灾难,沉浸在痛苦和绝望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浑身瘫软,恐惧会使他们眼前昏暗。
战斗或逃跑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对于突发事件会有一种“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本能反应。例如,在路上突然出一只凶猛的野狗,人会立即做出反应,会选择逃跑或是在心里盘算如何与其战斗。
但是在飞机上,人的本能反应会被客观环境所阻碍,他们没有选择。
这使他们觉得自己很被动,因为他们无法改变飞机的行驶情况,他们只能接受命运给他们的结果。
对于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是人类的心理需求之一,一旦行驶过程中出现意外,人们的安全感会彻底破碎,陷入深深地绝望之中。
虽然空难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但他们脑海中会产生类似死亡前的“闪回现象”。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想到自己的亲人,不管关系如何,他们心中还是会充满不舍,他们遗憾自己无法向亲人表达自己的爱。
所以,不管是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看,空难发生的前一刻,乘客都会感到遗憾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