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如炒房)、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的必然产物。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当前,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讨论很多,主要观点有虚拟经济比重过大危害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在资本市场空转没有导入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真正有用的,要推动经济脱虚向实,银行锦上添花不肯为实体经济雪中送炭,等等。
但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概念的界定并不清晰,落实到产业划分上也很模糊。
普遍认为实体经济是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这个概念的实体经济,本质上是经济活动本身,其精神产品和服务,并不提供有形的物质商品。
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对而言,是经济虚拟化的产物,这种定义本身是循环论证。认为虚拟经济主要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等。但是,房地产业的组成部分建筑业,又不划分在虚拟经济范畴。
概念如此含糊不清,基于这些含混的概念,讨论如何健康发展虚假经济,如何平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等问题,更加是盲人摸象。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原理上理清这两个概念,搞清楚虚拟和实体的关系。
1、商品的本质是什么?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是提供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体的商品丰富多彩,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服务等等,那么商品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要确立一个观念,生产出来一个商品,并不是凭空创造一个之前不存在物品,而是在人类心智的设想下,改变物质的形态、构造,实现一种新的效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取利润。比如,把木板、铁皮、螺栓等组合起来做成了桌子,以满足摆放物品的需求。把面粉、猪肉、水、蒸锅等组合起来做成包子,以满足吃的需求。把作者的思想、纸张、油墨组合起来做成书籍,以满足阅读的需求。
因此,全部的商品本质上都是提供一种新的,或者是更好的,更便宜的效用,以满足消费者。
2、生产资料包括什么?
生产资料可以定义为:围绕提供商品的效用,投入的全部物质、精神、资本。以肉包子为例,包子所要提供的效用就是能吃好吃,其生产资料分析如下:
物质资料容易理解,主要是面粉、猪肉、水、调料、蒸锅等等有形的物质。还有做包子、卖包子所需的劳动力。
精神方面的资料相对复杂,主要有制作包子的技术;围绕包子生产的管理组织;销售包子所需的广告、营销等。
资本方面的资料形态单一,就是货币,但投入形式相对复杂,包括购买面粉猪肉等原材料的资金,支付工人劳动力的薪金,店铺的租金、水电费等等。
3、生产如何得以实现?
以上生产资料由企业家统筹调度。企业家预判未来包子的需求,以及由需求决定的市场价格,然后测算当前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结合他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的认识,经过综合评估之后得出是否生产的结论: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就生产,否则就不生产。
企业家决定生产之后,需要投入资本,他可以投入自身积累的储蓄,也可以向资本市场购入资金,包括向银行信用贷款、寻求股权投资。这个过程,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本质都是向资本市场购入资金,区别在于交易的模式不同。
企业家获得资本之后,购入其他生产资料,包括预付工人工资(可以考虑比包子生产周期更长的产品,比如汽车,从生产到销售完成,其周期长于工人工薪周期,企业家需要预付工资。)
4、全部生产资料都服务于商品效用创造。
以上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全部生产资料都服务于商品效用的创造。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料,也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出和服务,当然也包括资本。因此,不能把劳动局限为体力劳动,不能把生产局限为有形物质的产出。
所有围绕商品效用创造的资本、劳动、技术,在这个意义上都是一致的,并没有虚拟和实体的区别。
5、以商业银行为例谈金融业是经营货币的企业。
货币本身是商品,其价格就是市场利率,价格涨跌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利率由基础理论和风险加成组成。
基础利率由货币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决定,简单而言企业、个人对未来的预期好,预估投资获利较多,就增加投资减少储蓄,提高货币需求,基础利率也随着上涨。反之,预期不好,减少投资增加储蓄,货币需求减少,基础利率下降。目前银行储蓄大量增加,贷款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投资意愿下降,贷款需求减少。
那么,银行为什么不降价出售资金,即降低贷款利率呢?这是基于银行对风险的判断。一方面银行已经把针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下降很多,比如对高净值个人的消费贷、预期稳定的大企业贷款等。
另一方面,对经营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银行根据自身判断,给与较高的风险加成。如果风险过大,明显是亏损的生意,银行不愿意做,也不应该做。
银行不是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银行也是企业,企业必须以营利为目标。政策性扶持,应当通过政策性银行扶持,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方式进行,其本质是政府调节国民收入,投向特定群体。
6、结论。
不能就金融谈金融,而要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即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资本、技术、企业家三大要素,优化服务、减少障碍、稳定预期,让有创造力、有活力的企业蓬勃兴旺起来,产生旺盛的金融需求,带动金融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