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吴越地区有句言俗语:“正月灯二月鹞,三月入个断校鹞。”意思就是二三月是放鹞子的好时机。“放鹞子”又叫“放风筝”。江南吴越地区均有二三月放风筝的习俗。民间放风筝,一般人只知道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但在古代,这里面还包含着一种江南古老的习俗“放晦气”。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就有一段关于宝玉、黛玉等人放风筝的生动描写,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人文素养:
欣赏古典名著,增强民族自豪感。
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思(且将烦恼抛春水未泯童心放纸鸢的意思)
语文要素:
1、通过联系语境猜读不懂语句的意思,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2、抓住言行细节,品人物性格。
曹雪芹:
生平简介:曹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
文学成就: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齐整~整齐忌讳~避讳
精致~别致欢喜~高兴
七手八脚~手忙脚乱
稀烂~稀碎
齐整~凌乱精致~粗糙
欢喜~难过
七手八脚~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风筝的历史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纸鹞或鹞子。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作为风筝材质。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开始以纸做风筝,故称纸鸢。
南北朝时,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朝开始,由于造纸业的达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糊裱风筝。风筝在传说中被认为是放晦气的,到了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民俗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清人高鼎也在《村居》中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可见,放风筝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
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是什么意思(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思)
“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原文是“子曰:‘忙忙如律令,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在东风吹来之前,急忙像执行法令一...
用户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忘记密码?
邮箱
确认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