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感冒咳嗽吃什么药好(3岁孩子过敏性咳嗽吃什么药)

内容导航:

  • 三岁小孩感冒咳嗽吃什么药好
  • 3岁孩子过敏性咳嗽吃什么药

一、三岁小孩感冒咳嗽吃什么药好

因为小儿服药比较困难,所以在处方用药时应力求应用剂戛小、疗效高的药物治疗。

这样,中成药在儿科疾病中,使用就比较广泛,并且有些剂型如丸、散等,还可以调在乳汁、蜂蜜或粥内服用。

现将家中常备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成药简单介绍如下:

( 1 )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

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 克,日服2 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2 )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

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

每服l 丸(每丸重1 。

5 克),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 3 )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

日服2 次,每袋24 克。

1 岁以内每袋分4 次服,1 一3 岁每袋分3 次服,4-7 岁每袋分2 次服,8 -12 岁每袋1 次服。

温开水冲服即可。

( 4 )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

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

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 丸(每丸重0.9 克),日服2 次。

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5 )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 克,小瓶重1 。

2 克。

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

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

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

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

每服0.6 克,日服2 次,温开水冲服。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6 )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滞的常用成药之一。

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

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

蜜丸,每丸重1 。

5 克,每服1 丸,日服2 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7 )牛黄镇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惊的主要成药之一。

为蜜丸,每丸重1 。

5 克。

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

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堕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

每服1 丸,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8 )香苏正胃丸.又叫香苏正胃丹。

亦为蜜丸,每丸重1 。

5 克,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挟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

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腹痛、腹胀等症,均可应用。

每服1 丸,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

周岁以内小儿用量酌减。


二、3岁孩子过敏性咳嗽吃什么药

儿童发生过敏性咳嗽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过敏体质,第二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后诱发过敏性咳嗽。

目前对于出现过敏性咳嗽的儿童,临床治疗主要以抗过敏药如孟鲁司特钠再加激素雾化治疗为主要手段,但还是存在治疗周期长,反复咳嗽的问题。

这个原因与过敏体质和免疫功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有直接关系,用药只能缓解过敏性咳嗽的症状,并不能解决孩子因过敏而改变的免疫应答。

康敏元益生菌降低IgE抗体,抑制哮喘 Th2 型免疫反应,对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新靶点具有重大意义可大大减少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激素及抗过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周期。

“肺-肠相表里”肠道益生菌直接关乎儿童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的治愈,微生物调节免疫抗过敏成为过敏性哮喘儿童长期调理的安全方法,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通过免疫新靶点的介入调节可大大减少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激素及抗过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周期。

《自然-免疫学》刊登了一则关于“肠-肺轴”的研究:肺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呼吸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已经推翻了"肺部无菌“的陈旧观点。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状态下的肺部,存在着一种微生物”迁入迁出“的稳态平衡。

2018年,Science杂志以《肺炎起源于肠道》为标题,刊登了一则Mjomberg等人发表的一项重要的,肠道免疫细胞迁移到肺部、参与肺部免疫反应的研究,首次证实ILC2S会从肠道转移到肺部参与肺部炎症。

【重点】”操纵“微生物菌群以对抗呼吸系统疾病

在动物模型中,共生微生物益生菌与呼吸道炎症如肺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这些情况下,微生物益生菌可能通过帮助建立健康的稳态免疫平衡来激发其有益效果。

在益生菌干预肺部炎症和过敏性哮喘方面,主要机制包括:益生菌给药可增加抗体产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IFN-Y、IL-10增加。

能够诱导Treg细胞。

在《中国哮喘儿童全景报告》中就提到,提高益生菌的比例,可作为过敏性哮喘的辅助干预策略。

然而,在人类中的益生菌干预却往往不能得到令人兴奋的结果,这是因为,菌株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功能与生存能力具有差异,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能都干预免疫细胞IL-10等免疫因子的调节。

近年来,由台湾成功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王志尧教授研制的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对口服 6 种益生菌的混合制剂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的临床研究成果:

【目的】 观察口服 康敏元6 种混合益生菌配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其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 60 只 6 - 8 周雄性 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ontrol) ,哮喘模型组( OVA) 和治疗组( OVA + LK) ,每组 20 只。

OVA 组和 OVA + LK 组通过卵清蛋白( OVA) 致敏( 致敏开始为第 0 天) 及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 OVA。

治疗组小鼠 在第 0 - 46 天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 6种混合益生菌( 康敏元益生菌配方) 溶液,每只 107CFU/ d。

第 47 天取小鼠肺组织进行 HE 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 液( BALF) 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ELISA 法检测 BALF 中细胞因子 IL-4、IL-5、IL-10、IL-13 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引流 淋巴结调节性 T 细胞( Tregs) 变化。

【结果】 哮喘小鼠与对照小鼠比较,肺组织 HE 染色结果显示炎症细胞浸润明显,BALF 中嗜酸粒细胞( P < 0.001) 、中性粒细胞( P < 0. 000 1) 和淋巴细胞( P < 0. 05) 明显增多;BALF 中 IL-4、IL-5、IL-13 水平明显升高 ( P <0. 05) ,IL-10 水平明显降低( P < 0. 05) ; 肺引流淋巴结中 Tregs 比例明显下降。

治疗组小鼠相比于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BALF 中嗜酸粒细胞( P < 0. 001) 、中性粒细胞( P <0. 000 1) 和淋巴细胞( P < 0. 05) 明显减少,而且 IL-4( P < 0. 01) 、IL-5(P < 0. 05) 、IL-13( P < 0. 05) 水平明显降低。

此外,混合益生菌治疗增加了小鼠肺引流淋巴结中 Tregs 在 CD4 + T 细 胞中的比例,并促进抑制性细胞因子 IL-10 的表达( P < 0. 01) 。

【 结论】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通过诱导 Tregs 及细胞因子 IL-10 的产生 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对哮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因为过敏性咳嗽或是过敏性哮喘的发生部位是肺部,所以,让人们在早期无法与免疫联系起来,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是免疫问题。

而不为人知的“肺-肠轴”学说,更是不被大家所了解,我们在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时,单纯使用抗过敏药如顺尔宁或是布地奈德激素雾化,这些方法并没有参与过敏的免疫调节,要想在儿童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案更全面,就不得不去考虑新的层面:那就是“肺-肠循环”可以参与肺部炎症的免疫调节。

而“肺-肠轴”主要指的就是肠道微生物菌群生态和肺部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阻肺之间的关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 Th2 型免疫反应为主的多 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消耗大量医疗卫生资源。

全球 约有 3 亿哮喘患者,并且患病率仍在上升。

在不同 年龄人群中,儿童哮喘患病率上升明显。

然而,目 前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调节性 T 细胞 ( Tregs) 是独立的 CD4 + T 细胞亚群,Tregs 通过与效 应 T 细胞相互作用和/或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 TGF-β、IL-10等发挥抗炎作用及免疫负调控的作 用。

因此,Tregs 在维持免疫耐受和抑制过敏性炎 症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regs 数量 减少或功能异常可能成为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台湾成功 大学过敏与临床免疫研究中心王志尧教授研究利用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益生菌治疗能够抑制哮喘小鼠的 Th2型免疫反应,对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寻找哮喘治疗新途径新靶点对于哮 喘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按菌株来源和作用方式,益生菌可分为原籍菌、 共生菌和真菌。

原籍菌来源于人体肠道菌群,如 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可通过直接补充原籍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免疫系 统稳态,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炎症疾病。

近年来,临床 和实验室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抑制 包括 哮 喘 在内 的 多 种 过 敏 性 疾 病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研究表明,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主要为 Th1 /Th2 比例失衡,在树突状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 TSLP) 等的作用下,初始T 细胞( Th0) 向 Th2 型细 胞分化增加,导致 Th2 细胞数量增多和功能亢进,分 泌大量 Th2 型细胞因子如 IL-4,IL-5,IL-13,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和浸润,造 成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同时 Th2 型细胞 在淋巴结中与 B 细胞相互作用,诱导 B 细胞转化为 浆细胞,分泌大量 IgE 抗体,引发变态反应[5]。

本实 验 HE 染色结果显示,5 种乳酸杆菌和一种双歧杆 菌的混合益生菌【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减轻哮喘引起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哮喘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 混合益生菌制 剂治疗后,BALF 中嗜酸粒细胞( P < 0. 001) 、中性粒 细胞( P < 0. 000 1) 和淋巴细胞( P < 0. 05) 明显减 少,进一步说明益生菌治疗能够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等炎性细胞浸润。

治疗组相比于哮喘模型组 BALF IL-4( P < 0. 01) 、IL-5( P <0. 05) 、IL-13( P < 0. 05) 水平明显降低,说明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配方治疗能够抑制哮喘小鼠的 Th2 型免疫反应,对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只有临床研究成果,才能证明益生菌对过敏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

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能抗过敏,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对过敏性哮喘的康复意义重大。

发布于 2022-11-30 11:35:10
分享
海报
210
上一篇:dnf狂战能偷学什么技能(DNF狂战的偷学技能是什么)下一篇:十二星座女生温柔排行榜(十二星座好女孩排行)

推荐阅读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