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真烧了海图吗

刘大夏真烧了海图吗

刘大夏是孝宗朝的名臣,一生清廉自守、勤政爱民,为弘治中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并称“楚地三杰”。这样一位道德君子,后世竟有人指责他烧毁《郑和海图》这样一件历史瑰宝,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刘大夏的动机何在呢?

刘大夏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天资聪颖、与众不同,6岁时随父亲进京,内阁大学士杨溥一见他,就觉得这孩子不简单,拉着他的手期许地说“这孩子说不定将来能达到我的位置。”刘大夏不负所望,22岁高中湖广乡试第一,27岁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明代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很多内阁大臣都是从翰林院起步的,刘大夏若能在翰林院扎下根,前途一片大好。但刘大夏偏不走常规路,他作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短期实习结束以后,谢绝了翰林院的挽留,执意进入六部历练,当了兵部职方司的一名主事。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大夏重实务,轻虚名,是个一心干实事的人。

刘大夏到兵部任职时,在位的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万贵妃、汪直等人擅权专政、胡作非为。刘大夏虽然位卑言轻,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他还是想办法尽量减少奸佞们的祸害程度。太监汪直喜欢动刀动枪,怂恿皇帝朱见深向先辈朱元璋、朱棣学习,向外开疆拓土,建立不朽功业。

恰逢当时后黎朝(今越南的一个历史朝代)发生战乱,朱见深就想出兵夺占后黎。他派人向兵部索要成祖朝大将张辅南征安南(今越南)的有关文书资料。刘大夏当时正好管这事,藏着没给,还悄悄对兵部尚书余子俊说:“战火一起,西南等地立刻就得完蛋!”余子俊也力谏皇帝,避免了这场战火。

明孝宗继位后,刘大夏受到重用,先到广东担任布政使,后升任右都御史、兵部尚书。他曾到山东治理黄河水患、到宣府处理兵饷事宜,都是让人挠头的事,但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圆满完成了任务。他不怕得罪人,裁减冗官冗员,倡导勤俭节约,减轻百姓负担。

刘大夏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刘健、马文升等人执掌内阁,这些人都是清正忠直的大臣,大家一起辅佐明孝宗朱佑樘,创造了“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明武宗继位后,权宦刘瑾专权,朝政日益腐败。刘大夏坚守清廉本色,多次向皇帝进谏,要求裁撤各地的镇守太监,禁止宦官专权,但都不被武宗采纳,他失望地辞官还乡。

刘瑾等人没有放过刘大夏,他们捏造罪名,想置刘大夏于死地,在一些大臣的解救下,刘大夏保住了性命,但被发配到了偏远的肃州。他当时已经73岁,走时只带了一名仆人,有人问他为啥不带家人,他淡然一笑说:“我做官时,没有替家人捞好处,现在我遭难了,也不能让他们陪我遭罪!”

后来刘大夏被皇帝赦免,刘瑾被诛,他又重新任职。1516年五月三十日,刘大夏病逝,享年81岁。死前他已经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并说:“不要让别人用饰美之词,让我怀愧于地下。”

发布于 2021-06-19 06:21:01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257
上一篇:十店九亏,奶茶加盟有多坑? 下一篇:站姐入选新职业,年轻人绝不“躺平”?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