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春雷乍响,万物生长。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天气转暖,蛰虫惊醒,迎来“九九”艳阳天。 惊蛰节气有什么特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江晓东介绍,所谓惊蛰,字面意思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这里涉及两个要素:雷和虫。

从气象特点看,惊蛰前后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其他地区平均气温都回升到0摄氏度以上。此时土壤温度升高,伴随着暖湿空气势力的增强,空气中水汽逐渐充沛。高耸的雷雨云系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云中正负电荷激烈碰撞,使春雷响彻天际。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春雷发生的时间并不一致,纬度越高、大气越干冷,春雷发生越迟。惊蛰节气,生活在我国江淮、江汉地区以及重庆的人们,可以听到初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陈新说,惊蛰节气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春耕的开始。这一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拔节,田里的蔬菜长苗,果树萌芽、开花,花卉播种育苗。正如农谚“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所说,此时各种农活纷至沓来,人畜、机械都不能停歇了。

“惊蛰时节各种昆虫蠢蠢欲动,人们还会扫院子、撒草木灰或石灰等,防范病虫害。从这方面看,古人对节气的总结科学性和实用性相得益彰,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陈新说。

惊蛰有哪些传统习俗?

* 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 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打小人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

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 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惊蛰节气又有哪些俗语?

1、“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意思是说在惊蛰节气当天如若刮了南风,尽管当天的天气比较暖和,但是以后一段时间里的天气很有可能还要变冷。因此,如遇上这种的天气状况,最好的办法是迟一些下种。

2、“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意思是说到了惊蛰节以后,春耕生产已经拉开了序幕,田里地里将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3、“惊蛰不下雨,暑后剥树皮”

意思是说惊蛰这天不下雨的话,也就表明庄稼产量不是太高,到了清明时就没有粮食食用,只能依靠剥树皮生活。

4、“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意思是说在惊蛰节气前出现了雷雨天气,那对于山区来说更容易种田,因为山区的农田方便排水,这样对于庄稼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总的来说,惊蛰节气即将到到来,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在执行春耕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一些老祖宗留下的谚语经验。同时惊蛰天气变化无常,尤其早晚温差较大,饮食养生也要注意好。

发布于 2022-11-16 19:35:36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64
上一篇:宏碁非凡s3值得入手么(宏基笔记本电脑怎么样) 下一篇:蒲公英怎么做菜好吃(教你新吃法:好吃不苦还降火)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