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原型是谁(甄嬛的历史原型有多凄惨)

2011年,一部描述后宫风云诡谲的清宫剧,成了大街小巷津津乐道的饭后谈资,想当年,《甄嬛传》的火爆程度令人咂舌,步步为营的甄嬛,杀伐果决的雍正帝,痴心一片的果郡王,工于心计的安陵容,端正淑静的沈眉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灵动地活跃在大荧幕中。

“终究是错付了”“臣妾做不到啊”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时至今日依然孜孜不倦地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层出不穷的表情包,一篇又一篇的分析解说,都在彰显着这部剧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恍惚间,我们不禁惊呼,距离《甄嬛传》播出,居然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这十年间,不乏有优秀的古装电视剧出世,却很难有一部剧能达到《甄嬛传》的当时的高度,《甄嬛传》之所以有如此难以企及的高度,不仅凭借着优秀的服化道,更依托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剧中的甄嬛从一个清纯灵动、相信爱情的少女,靠宫斗成功上位,守得云开见月明,一步步蜕变为后宫最尊崇的女人。

而剧中那个被雍正帝亲切称呼为“嬛嬛”的甄嬛,其原型是著名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她虽然不是雍正帝最深爱的女人,却是整个清朝最享福的皇太后。

一、入府当侍妾,地位低下,侍疾获宠

钮祜禄氏,清朝大姓,满洲八旗姓,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出过很多名人,著名的和珅和遏必隆都出自钮祜禄氏,甄嬛便是钮祜禄氏出身。

甄嬛的曾祖父额亦都,“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其父凌柱,四品典仪,虽然职位不高,但因为掌管着宫廷礼仪和典礼事宜,需要随侍皇帝左右,所以在朝中的地位也不低。

出身的优越和父亲官职的特殊性为甄嬛带来了殊荣,13岁那年选秀,她被康熙帝看中,据史料记载,甄嬛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胜在才学和出身,康熙帝便将她送进四皇子胤禛府中。

然而,出身和才学并没有给甄嬛带来较高的地位,嫡福晋和侧福晋都没有她的份,甄嬛入府后仅仅得了个“使女格格”的名分——嫡福晋相当于正妻,侧福晋相当于妾室,而使女格格,就是身兼婢女和侍妾之职,不仅地位低下,而且身份卑微。

甄嬛在四皇子府的日子想必并不好过,她入府的康熙四十三年,“九子夺嫡”已经初露端倪,钮祜禄氏大多支持八皇子胤禩,娘家和夫家政见相左,加之甄嬛相貌平平,她在四皇子府颇受冷落。

机会总是留给愿意等待的人,甄嬛在四皇子府低调做人,谨言慎行,终于,在康熙四十九年,她等来了一个机会——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总是最后的胜利者。

据《清实录》记载,这一年,表面当着闲散王爷,实则暗中参与夺嫡之争的胤禛不幸染上时疫,“病逝危急、束手无策”,胤禛的病情迅速恶化,就连康熙帝派来的太医都连连摇头。

因为害怕染疾,全府上下没有人敢去侍疾,对胤禛避之不及,就在胤禛生命垂危之际,一直默默无闻的使女格格甄嬛自告奋勇照顾胤禛,她贴身侍候,昼夜不休,“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

或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苍,胤禛居然痊愈了。

这次大病让胤禛看到了甄嬛的真心,他对甄嬛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情感,这次机会也是甄嬛人生的转折点,很快,康熙五十年,甄嬛生下一子——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日后名垂青史的乾隆帝。

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总会被成全,而真心,是行走世间的不二利器。甄嬛用耐心和真心,换来了她日后的荣华富贵。

二、生下乾隆帝,被封熹妃,苦尽甘来

本以为会靠着弘历母凭子贵的甄嬛,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宠和恩典,甚至连她的位分都没有稍作提高,康熙五十年,“九子夺嫡”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胤禛无暇顾及家中妻妾,加之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入府,封侧福晋,将胤禛本就不多的恩宠尽数夺去,甄嬛又成了从前那个默默无闻的使女格格。

她悉心教导弘历,而弘历本身也聪颖过人,一晃便又过了十二年,昔日哇哇啼哭的婴孩已经长成了进退有度的小男子汉了。而此时,随着几个皇子的接连出局,“九子夺嫡”已经演变成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这对亲兄弟之间的斗争。

康熙六十年十月,康熙帝以“面授西北战略”为由,紧急召回皇十四子胤禵,而这,显然是打算传位于胤禵的象征。一直自诩“天下第一闲人”的皇四子胤禛打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牌:“恭请康熙皇帝幸王园进宴。”

现代史学家认为,胤禛在关键时刻宴请康熙帝来圆明园,是一个圈套,目的就是引荐自己的儿子弘历给康熙帝——弘历天生聪颖,绝非池中之物,康熙帝的九十七个孙子里,弘历绝对算得上拔尖,让弘历和康熙帝建立亲密的爷孙关系,对自己夺嫡有利无弊。

此时康熙帝还没有下定决心立哪个儿子为储君,在他眼里,胤禛常年醉心佛学,沉迷佛经,对权利地位表现得全无兴致,他很看好胤禛;而十四子胤禵战功赫赫,也是未来帝王的优秀人选。

进退两难之际,胤禛邀请他前去圆明园赏花,而胤禛一向对外展现出的闲散形象,让康熙帝并没有多想,他如约而至。

《清实录·高宗实录》记载:康熙壬寅,年十二,祗谒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

1722年初春,冬去春来,满园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康熙和12岁的爱孙爱新觉罗·弘历在圆明园促膝长谈。

康熙老了,这难得的天伦之乐让他笑逐颜开,弘历“隆准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毫无存在感的庶子。

弘历不卑不亢,进退有度,面对老皇帝的问话,他迅速背诵了几段诗经,还将它们条理明晰地解读了一番。康熙看人很准,他认定弘历绝非池中之物,乃“皇孙中聪慧最甚者”,于是,康熙帝做出了将弘历带进宫中亲自养育的决定。

而在临行前,康熙特意要求见一见弘历的生身母亲甄嬛,他看了甄嬛良久,称道:“有福之人,有福之人!”

康熙在避暑山庄住了半年,他与弘历也建立了亲密的爷孙关系,同年十一月中旬,从避暑山庄回来的老皇帝病倒了,临危之际,他立下遗诏,由四皇子胤禛继承大统,同时,他还嘱咐胤禛一定要将弘历立为太子。

雍正继位后,封甄嬛为熹妃,地位仅次于乌喇那拉皇后、年贵妃和齐妃,居景仁宫,后来,各宫妃子相继离世,加之太子弘时失帝意,甄嬛母子地位逐步抬升,1730年封熹贵妃,位同副后,成为雍正后宫的实际掌权者。

甄嬛终于苦尽甘来,而她的福气,也全然是靠自己耐心等待,努力争取而来的,对儿子的悉心教导成为帮助胤禛一举夺嫡的一把利剑,而她自己也从使女格格一跃成为熹妃,荣华富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甄嬛苦熬了几十年,终于熬出了头。

甄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即使开局是一把烂牌也不要气馁,做好自己,耐心蛰伏,抓住时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三、被尊皇太后,儿子孝顺,人生赢家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离奇驾崩,依照他生前遗诏,爱新觉罗·弘历登基,这位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开始了他长达六十年的统治时期,他与爷爷康熙帝打造的康乾盛世。一度将清朝国力拉至顶峰。

而甄嬛被尊为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乾隆皇帝对母亲十分孝顺,一天中若没有重大事务需要处理,他必定会去慈宁宫拜见母亲。

甄嬛身体硬朗,便时常跟随乾隆一起出巡,母子俩并肩而立,亲密无间。每年乾隆和母亲都会一起去孝陵拜谒,秋猎木兰也是必去之地。

据《清实录》记载,每逢太后寿辰,乾隆帝都会带领群臣向母亲祝寿,甄嬛的六十、七十、八十庆典,每一次都很隆重。

六十庆典前一年,乾隆帝下诏,在好山园旧址兴建“清漪园”,也就是后来的颐和园,还将曾经的翁山改名“万寿山”,在山前为太后修建了专用做祈福的寺庙。

八十庆典,当时已经六十岁的乾隆帝还亲自穿上彩衣,载歌载舞,为母亲庆祝。

有一次,太后无意间提及顺天府有一处寺庙年久失修,乾隆听后便立刻拨款,派遣官员前去修补,并且责备官员不甚用心,让太后为这样的小事劳累。

每当有大臣、附属国敬献宝物,乾隆帝也总是将最好的宝贝先送去慈宁宫。

甄嬛度过了最为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在她位居太后的四十六年里,更是见证了清朝最为辉煌的乾隆盛世,乾隆帝对甄嬛事事在意,事必躬亲。

拥有康熙帝的赞誉,雍正帝的宠爱,乾隆帝的孝顺,又见到了自己的玄孙,甄嬛的一生跨越了康雍乾三个时期,最终得以安享晚年,她这样的结局是多少后宫女子熬白了头也得不到的,称得上是清朝最幸福的老太太了。

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正月初八日,皇太后在圆明园休养,这期间偶感风寒,本来经过调理已无大碍,但八十六岁高龄的甄嬛年老体衰,病情反复,拖拉了半个月,到正月二十二日,她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乾隆帝非常担忧,探望了母亲两次。

到了深夜,甄嬛已是弥留之际,乾隆帝一直守候在侧,直到子时,皇太后病逝,享年86岁。

举国哀悼。此时的乾隆皇帝已经70岁。他为生母修建了专门盛放头发的金发塔,又每日前往灵堂祭奠。再往后的几年里,钮祜禄甄嬛的谥号不断增加,直到最后的“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后世称之为孝圣宪皇后。

结语

回顾甄嬛的一生,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除了漫长的等待,和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机会,后宫女子的命运似乎总由不得自己做主。

但是,从低微的使女格格,到地位尊崇的皇太后,甄嬛深深知道一个道理:“人贵自重。别人如何轻贱你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自己别轻贱了自己,来日别人自然不敢轻贱你分毫。”

#历史上有哪些传奇人物#

发布于 2022-11-11 16:30:23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204
上一篇:莫少聪为何抛弃洪欣不认儿子(洪欣与莫少聪感情介绍) 下一篇:杨丞琳贺军翔王传一时隔15年后聚会(贺军翔杨丞琳)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