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简介及人生经历(“中国首善”陈光标:捐款超20亿元)
他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向美国及全世界人民宣誓钓鱼岛主权;
他亲赴汶川救灾,捐款过亿,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
他挑战比尔盖茨等大家的慈善事迹,20多年捐款超20亿元,宣称“将在死后裸捐”;
他还说”做好事就好久要留名”,“哪怕是捐助了别人100块钱,我见了朋友也会告诉他们,不说,我憋得难受,晚上睡不着觉。”
他就是陈光标,曾经的“中国首善”,如今背上“中国首骗”的污名,一辈子高调捐款行善,散尽家财,却因为100万“逼得”妻子下跪。
曹德旺说:“陈光标是真的傻。”
窦文涛说:“陈光标被搞后,就没人敢捐钱做慈善了。”
究竟是谁在“逼”陈光标做慈善?又是谁在“搞”陈光标?
陈光标的“善”和“恶”,似乎从出生起就刻在了骨子里。
“善”和“恶”的启蒙
现今,家财万贯的陈光标最大的遗憾就是,至今都没能真正进入上海富人的交际圈。
似乎不管自己多有钱,都洗不干净自己童年带来的那股“泥腿子”味儿。
陈光标对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穷”,几十平方米的茅草屋挤着兄妹五个,如果是下雨天,老黄牛还要睡在床头,一泡尿劈头盖脸浇下来,提神醒脑。
一大家子只靠2亩水田维持生计,根本不足以糊口,陈光标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因为饥饿去世。
逃离“饥饿”的本能,让陈光标学会了“无所不用其极”。
10岁起,陈光标就学着自己做生意赚学费,他找来两只装满井水的大桶,挑到镇上去卖水。
那时候县城条件差,没有自来水,行人想要喝水都会去路边的这种水摊买。
别人卖一分钱一碗,陈光标就敢搞特殊,立起招牌“一分钱随便喝”,一天就能赚个两三毛钱。那时两三毛钱相当于农村一个成年劳力半天的工资。
因为破坏了市场规矩,陈光标没少被同行教训,但是他越挫越勇愣是咬住牙没松口。
生活告诉他,要钻营才能活下去;母亲却告诉他,对人友善真诚,奇迹才能发生。
陈光标至今都记得,小时候每当有要饭的在午饭时间路过家门口,父母就会叫他们到家里同桌吃饭;
大雨来了要收麦子,他和弟弟妹妹在家饿肚子,母亲却跑到别人家抢粮食,最终家里的粮食都湿了,都长出芽了;
弟弟饿得哇哇大哭,母亲却把要吃奶的弟弟放在床上哭,抱别人家的孩子吃奶。
陈光标那时只有8岁,不理解母亲的做法,就问母亲:“为什么不给弟弟吃奶?”
母亲说:“你小时候也是这样,我奶水还可以,别人家一点都没有,小孩子要饿死的。”
陈光标似乎从母亲的话中领悟到点什么,让他在实践中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回报。
他为一位走得筋疲力尽的老师端上三碗凉水、并压根没想过要收人家钱的时候,这位老师执意给了他两毛钱,并勉励他好好学习。
这笔突如其来的“巨款”,让他睡着了都笑醒好几次,彻底改变了他的眼光,开始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一生。
第一桶金
不得不说陈光标在经商上确实有些天分,每一次失败都在为成功做铺垫。
13岁那年暑假,陈光标开始做起更赚钱的生意,骑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
不过据陈光标后来口述,这次卖冰棒的生意因为自己的善心“惨败”。
他不忍心看那些小孩眼巴巴地望着冰桶咽口水的样子,只能把冰棒送人,自己弄了个血本无归。
有钱的是之后他做起贩卖粮食的生意,每隔一周就用拖拉机拉着满满一车粮食到县城去卖,每次都能有300多块的收入。
就这样17岁那年暑假结束,不足1米6的陈光标已经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不过陈光标的生意并没有再做下去,9月之后,陈光标到南京中医学院上学去了。
从一开始陈光标的目标就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救死扶伤”。
大学里陈光标学的是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被分到南京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每个月几百块钱,两三个人挤住在公家分配的集体宿舍里,工作也就是简单的两点一线,不用担心前途,不用担心生计。
在那个年代的家乡人看来,陈光标端起了铁饭碗,还有城里人的身份,体面的工作,足以光耀门楣。
但是陈光标却几乎被着温吞的生活节奏憋到窒息,再说,曾经揣起过2万元的万元户,怎么可能忍受几百块的差遣?
就这样陈光标辞职下海了。
陈光标寻找商机的过程并不容易,一年多的时间,白天流浪在南京街头找“商机”,晚上回到租住的地下室倒头就睡,钱包逐渐干瘪、心情日益低落。
而穷则生变!陈光标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逼”出来的。
1995年,是个各种保健品横飞的年代,包治百病的三株口服液,让老人返老还童的太阳神营养液,吃了能治秃头的延生护宝液……什么医学难题在“神药”面前都是纸老虎。
陈光标也乘上了这股东风,以耳穴疾病探测仪为基础,安装上显示器,输入生理图像,推出了一款“跨世纪CT机”。
这款机器号称“只需两分钟就能检测出全身的疾病”。如今医院大几百万进口的CT机也不敢这么吹牛,可陈光标花了400块成本造出来的山寨机就敢吹,而且张口就敢卖8000元。
从最开始2块钱一次的街头检测,到租房成立公司大规模投产,陈光标在一年之内,在时代的助推下,轻轻松松赚到了1000多万。
陈光标的第二桶金依旧暴利且毫无技术含量。
1998年,陈光标去泰山旅游的时候发现,当地的灵芝仅卖200元一公斤,而因为灵芝中的名贵成分,又十分受追捧,陈光标立马嗅到了商机。
他组织员工在当地收购灵芝,之后把灵芝磨成粉,做成胶囊和口服液,卖2000元一盒,又赚了5000万。
这时陈光标还不到30岁,他已经完成了人生的小目标。
而后随着保健风潮退出历史舞台,内心空虚的陈光标挥舞着钞票,让整个世界陪他一起玩了一个游戏,做了一场梦,一个英雄梦!
“中国首善”
曾经有媒体这样形容陈光标的慈善事业:
“一个被社会赞许,被官方媒体报道的亿万富翁,一个真有机会成为“中国首善”的人,却用凤姐式的手段来炒作自己获得名声。就好像明明是正规大商场买真品LV的,却坚持用“好消息好消息,老板跟小姨子跑了,留下一批包包抵债”的广告语,而且还觉得自己很有创意。”
不管最后看客和网友的结论是什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陈光标的确帮助了很多人。
他在创业之初,公司账上只有15万的时候,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拿出3万元资助患白血病的老人。
之后公司蒸蒸日上,他的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2002年他向南京公安消防局捐助了1000万元来做消防公益宣传;
2003年全国大闹“非典”期间,向安徽省医疗机构捐赠了200万元现金,以及800台红外温度检测仪。
让陈光标名声大噪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他迅速组织救援人手,亲自开车奔赴了灾区,随行的还有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灾队,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救援出了131个鲜活的生命。
那一年,陈光标拿到了中国官方颁发的所有慈善荣誉,成为感动中国的慈善家,连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都握着他的手称赞他是:
“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被镁光灯和鲜花包围的陈光标似乎找到了人生目标,把慈善和自己的名字深深连了起来。
而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陈光标的慈善都太过“疯狂”。
他在支援盈江救灾现场高举钞票派发现金;到毕节开扶贫演唱会,现场向观众派发3000头猪羊;
为了倡导环保,他不仅当众砸了自己的奔驰车,还给全家人改了名字,他叫“陈低碳”,妻子改名为“张绿色”,两个儿子是“陈环保”和“陈环境”。
最疯狂的是从2010年到2015年,陈光标几乎每两个月就搞一次慈善活动,每场活动必有“钱墙”,所到之处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美女开道,媒体必到全程记录报道。
前些年陈光标还“疯”到了国外,他到日本给灾民发现金,在纽约时报刊登整版钓鱼岛广告(据说他还想在日本刊登钓鱼岛广告来着,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达成)。
最有趣的是陈光标在纽约中央公园宴请数千名美国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让这些流浪汉穿上红军井冈山时期的衣服一起唱红歌。
回国后,他马上把在美国接受报道的报纸献到雷锋墓前,并下跪磕了三个响头。
他说:雷锋如果知道他做的这些事,肯定很高兴,他要做“新时代的雷锋”。
可惜陈光标和雷锋相比,到底是差远了!
“中国首骗”
毫不夸张地说,把时间往前推5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找到第二个像陈光标这样“高调的慈善家”。
而他的高调,让很多人都难以苟同。
2015年4月7日,曹德旺做客访谈节目被主持人问道了对陈光标的看法,曹德旺说陈光标是慈善门外汉,并讲了他的一件事。
他说陈光标有一次在台湾做慈善,花钱讲话很大,台湾人问他:“你看过金刚经没有,”陈光标说:没有,我现在回去就看,明年来给你们讲。
这是陈光标闹出的一个大笑话!其实台湾人并不是想听陈光标讲金刚经,而是在提点他什么是慈悲。
和尚去化缘,是接受别人的施舍,把积功德机会送给了别人。
因此做慈善的时候,不存在谁感激谁,谁感谢谁,没有那些贫困弱者,也没有做慈善的机会。
曹德旺的这句话是大多是慈善人的心声,可惜陈光标从来不是大多数人。
他做善事总要喊上媒体和当地政府,拍照、录像、捐赠证书一个也不能少。
在四川救灾的日子里,随行人员随时帮他拍下在各处的身影,发布到网上。
他在邓丽君墓前唱歌,在雷锋墓前磕头,出过单曲,上过综艺,甚至还开始拍电影了。
接受采访时,他总是会一再地嘱咐记者,“要多宣传宣传像陈光标这样的好人。”
他说自己目前所捐赠的款物累计已过21亿,奖状、奖杯拿了4000多个,还有3万多条哈达,接近两万面锦旗……准备申报荣誉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他在乎每个锦旗和奖杯,有些荣誉证书甚至是他主动索要的,
他说:“我帮助别人,如果不给我证书,我三年后忘记这事儿怎么办?你收了我的钱你该给我个证明。”
陈光标从不掩饰自己对荣誉的渴求,他坦言道:“如果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对我来说,一亿元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而证书却是永久的。喜欢荣誉又不是什么坏事,勋章不是用来锁在柜子里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在低调行事,淡名薄利是美德的语境下,陈光标为何要如此高调?
陈光标说:“低调不可能,这个社会不善良,你想改变周围,就必须影响他人……我做善行,因为我还有善心,善心不是每个人都有”。
也许陈光标高调影响他人的理论不错,但是镁光灯带来的不止是好的影响,还有审视的目光。
陈光标的慈善之路一直带着炒作、利益交换等负面质疑,2011年爆发了一次,陈光标被质疑“慈善注水”。
陈光标公司所在的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陈光标老家所修建的公益农贸市场及老年活动中心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最后,还是央视出面帮陈光标晒证据平息了这场风波。
不过这件事的后遗症却并没有就此平息,舆论带来的压力考验的不止是陈光标还有他的家人。
一辈子与人为善的庄稼人,怎么忍受的了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父母哭着求陈光标以后低调一点,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可如果他学得会,那他就不是陈光标了。
2014年,陈光标开启了一次“冰桶挑战”,该挑战旨在为了给“渐冻症”患者捐款而发起的一次爱心捐助活动,但是陈光标却将其做成了一次个人宣传。
陈光标声称自己在冰桶里待了30分钟,并且说如果有人能够在6天之内超过这个记录,那么他就会捐赠100万。
虽有有医学专家表示质疑,说在绝对零度里正常人类最多坚持几分钟,30分钟足以让一个人丧命,怀疑陈光标说谎,目的是不想捐那100万。
随着舆论的发酵,陈光标被迫站出来道歉,承认自己造假,冰块是真的,但桶里是50度的热水,他甚至因为被烫红了脚。
在这之后陈光标花20年时间,捐款超20亿换来的“中国首善”称号,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首骗”。
命运轻轻推了陈光标一把,没想到他摔了个五体投地。
妻子下跪
2016年《财新周刊》的一篇文章《再看陈光标》彻底拽下了“中国首善”的遮羞布。
文章中罗列了陈光标几十条罪名,从“倒卖拆迁项目赚差价、慈善资金注水,到指控他靠着与大人物的合照骗钱、骗名、骗项目,甚至还有私自刻用公章这种大罪”。
这一次没有了央视为他站台,陈光标有些抓耳挠腮,三天后火速安排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把所有的质疑搬上了台面。
陈光标回应质疑的方法还是晒证书,整整一层楼的荣誉证书展览厅是他的底气。
但是可笑的是,这场新闻发布会除了有媒体记者外,还有一大批的代理陈光标公司一款瘦身产品的微商代理商以及“闻讯前来的参观者”。
他们纷纷上台喊出一句类似于“我在标哥新闻发布会现场,他是个大好人,加油!”的口号,并录下了视频。
之后有记者想要提问,还被这些代理商围攻…整个现场乱成一锅粥。
之后陈光标就从镁光灯下“失踪”了,有人说是因为他公关失败被“封杀”了,却不知道背后另有隐情。
2016年的风波中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家人,因为不愿被人指指点点,年逾古稀的慈父长时间闭门不出。
在美国读书的长子也向他抱怨,他的中国同学被家长告知不要接近陈光标的儿子。
最让他触动的是还在上中学的次子,他因为无法承受同学们的嘲笑拒绝上学。
万般无奈下,陈光标的妻子跪倒在地上苦苦哀求他,一定要答应不再做任何的媒体宣传。
陈光标可以不理父母儿子,但是不能不听妻子的话。
张婷在陈光标事业最困难的时候,嫁给了穷得叮当响还带着一个孩子的他,并拿出所有的工资借钱支持他创业,这些年也一直很包容他的闹剧。
可以说没有张婷,就没有如今的陈光标,所以他必须尊重妻子的话。
自那之后,陈光标果然“销声匿迹”,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做慈善
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考验着全世界,陈光标带着1000万物资出现了。
之后他又陆续捐出去7000万,支持家乡举办冬奥会,帮学校盖宿舍楼…
他依然会拍照留念,依然喜欢收集荣誉证书,但是再也不会高调宣传。
陈光标是“善”还是“骗”,是“真慈善”还是“假大方”,其实并没有多重要。
他花自己的钱帮助别人,而其他人真的得到了帮助,这个最重要。
善行不是道德比赛,也没有标准模板,做好事不求回报是善,做好事“换取”回报也不能算是恶。
不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扼杀的标准是好事还是坏事。
社会需要榜样,曹德旺是慈善榜样,陈光标也是,我们应该对好人宽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