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堰塞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

堰塞(sè)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 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堰塞湖是在一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堰塞湖形成区域内有江河流过,且河床宽度不是很大,尤其是山区的“V”型河谷更有利于堰塞湖的形成。

2、在地震、降雨、融雪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江河岸坡的山体有发生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可能。

3、河道上游必须有充分的水源条件或极强降雨的汇流条件。

堰塞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堰塞湖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由专家进行堰塞性质判断和危险性评估。堰塞湖一般有两种溃决方式:逐步溃决和瞬时全溃。逐步溃决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一连串堰塞湖发生逐步溃决的叠加,位于下游的堰塞湖则可能发生瞬时全溃,将出现危险性最大的状况。专家可根据堰塞湖的数量、距离,堰塞坝的规模、结构,堰塞湖的水位、水量等进行判断。如堰塞坝是以粒径较小、结构松散的土石堰塞坝,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溃决的。

对于危险性大的堰塞湖,必须以人工挖掘、爆破、拦截等方式来引流,逐步的降低水位,以免造成大的洪灾。水被蓄高,具有了很大的势能,一旦堰塞湖的湖口破裂,水的势能化为动能,就具有很大的动能,因此破坏性增强,方案由疏通导渠,逐步排水,并且炸开堰塞体。

在排险的同时,堰塞湖要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应立即开展对危害严重、情况危急的堰塞湖现场调查评估,进行动态监测,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撤离居住在泛滥范围内的受灾群众,安置抢险救援人员的临时驻扎场所,并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今天小编对堰塞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后需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网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发布于 2022-11-06 20:26:52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24
上一篇:分手合约结局什么意思(结局女主角俏俏死了) 下一篇:庆余年李云睿结局(李云睿结局自杀了)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