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9次拒绝诺贝尔奖的人)
1925年底,在法国留学的敬隐渔把鲁迅的《阿Q正传》翻译成了法文,并把译文寄给了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第二年1月12日,罗曼·罗兰写信给《欧罗巴》月刊的编辑雷洪·巴查尔什特,亲自推
1925年底,在法国留学的敬隐渔把鲁迅的《阿Q正传》翻译成了法文,并把译文寄给了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第二年1月12日,罗曼·罗兰写信给《欧罗巴》月刊的编辑雷洪·巴查尔什特,亲自推荐《阿Q正传》法语版出版。
在罗曼·罗兰死后的手稿中,人们发现了他对《阿Q正传》做出的高度评价: 这篇故事的现实主义乍一看好似平淡无奇。可是, 接着你就发现其中含有辛辣的幽默。读完之后,你会很惊异地察觉,这个可悲可笑的家伙再也离不开你,你已经对他依依不舍。
事实上,罗曼·罗兰在看到《阿Q正传》之后就亲笔写了一封信,让敬隐渔转交给鲁迅。敬隐渔是创作社成员,便将信寄回了国内的创造社成员手中。但不知因为什么缘故,鲁迅并未收到罗曼·罗兰的亲笔信。
直到几个月之后,鲁迅才从敬隐渔口中得知罗曼·罗兰的评价:《阿Q正传》是高超的艺术作品,其证据是在读第二次比第一次更觉得好。
无论对于鲁迅本人,还是对于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坛来说,能够受到罗曼·罗兰的高度评价,都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毕竟,从新文化运动到1926年不过10多年的时间,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能让外国的大文豪称赞有加,着实是成就非凡。
《阿Q正传》深受罗曼·罗兰赞赏,这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受到世界文坛认可的一大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开始关注中国现代文学。1927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中国现代文学跻身世界文坛前列的重要契机。
1927年9月中旬,魏建功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订婚宴,北大的刘半农、钱玄同等人都前往祝贺。席间,刘半农把台静农叫了出去,说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专家斯文·赫定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名额。
当时,很多人积极为梁启超活动,但刘半农觉得鲁迅才是理想的候选人。可刘半农快人快马,口无遮拦,怕碰鲁迅的钉子,便请台静农出面函商。如果鲁迅同意的话,刘半农这边就立即着手进行参加评选的准备——比如将参评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准备推荐材料。
斯文·赫定师从德国地理学家和中国学专家李希霍芬,一生从事探险,在瑞典国王经诺贝尔的资助下在新疆进行了考察探险,于1900年发现了楼兰古城。1902年,斯文·赫定被推举为瑞典最后一个无冕贵族。因为他是两个科学学院的成员,因此他在诺贝尔奖的科学和文学两项评选中具有发言权。
鲁迅能得到斯文·赫定的推荐,毕竟会受到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重视。不说最后能不能得奖,或者有多大几率得奖,但确实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按理来说,鲁迅得知消息后应该会非常激动。毕竟,这将会是中国作家第一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但是,鲁迅却非常冷静,并且很快给台静农写了一封拒绝信。
在给台静农的拒绝信中,鲁迅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中国作家还配不上这个奖;二是觉得好笑;三是自己不愿代表当时的中国去领这个奖。
鲁迅首先非常谦逊地表示,中国作家还配不上这个奖,比如自己和国外作家有差距。鲁迅在信中这样写道:
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的童话作品,以儿童似的简单语言揭示了理想、价值与责任等人生主题,被鲁迅誉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平心而论,《小约翰》确实是一部极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但鲁迅的《祝福》《阿Q正传》等作品却也不在它之下。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文学奖有考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学整体状况的倾向,越是民族性明显的,就越可能受到评委的青睐。鲁迅的小说,正是深刻地探讨“国民性”问题,无论是从艺术水准还是思想深度方面来看,都有非常大可能获奖。
但是,鲁迅最怕的就是自己因为批判“国民性”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者说,西方人因为看到鲁迅作为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在小说中大肆批判所谓的国民劣根性,而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鲁迅。
对此,鲁迅在回信中写道: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分别讨论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一般经济学说及其在消费、生产、公共财产方面的思想。在鲁迅看来,陈焕章的做法是可笑的,不过是迎合了西方人的想法而得了个博士文凭。
鲁迅认为,如果自己靠着批判“国民性”问题而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也会跟陈焕章一样可笑,本质都是迎合西方人。退一步来讲,就算西方人对中国没有偏见,确实是想好心照顾一下中国,那同样也是可笑的。
此外,鲁迅还想到了一个更深刻、更现实的问题。如果自己得奖了,那么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个人,当局肯定会掺和进来大作宣传。可是当时的社会现状令鲁迅非常不满,他不愿意成为一个粉饰太平的工具。对此,鲁迅在拒绝信中写道: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向来痛恨“看客”“帮凶”,他非常害怕自己得奖后被当局利用,不得不写一些粉饰太平的“翰林文字”。鲁迅的担心并非多余,因为如果他真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当局很可能会借此大做文章,将鲁迅宣传成为“官方文人”。
鲁迅的这些担忧,虽然都是建立在被提名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上,却也鲜明地体现出了鲁迅高尚伟岸的人格、深刻的思想以及博大的胸襟!谨以此文,向鲁迅先生致敬!感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