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罪怎么定义(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的处罚依据)

近期河南灾情、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投入抗灾、抗疫的行动中。

然而,在如此艰难险重的时刻,偏偏有个别网民,在网络上恶意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散布来源不明未经核实的消息,引发其他群众恐慌情绪。

目前,已有多名网友因故意制造传播谣言被依法处理!

01

网络造谣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1

网络造谣,要承担民事责任

网络造谣,侵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等,需承担民事责任。

2

网络造谣,要承担行政责任

网络造谣,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对造谣人进行行政处罚,比如拘留、罚款等。

3

网络造谣,要承担刑事责任

网络造谣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可能触犯刑事罪名有很多,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诽谤罪等。

02

网络造谣,如何进行处罚?

1

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总则第179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

2

行政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

散播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103条之一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221条 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246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网警提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恶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必会依法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当前阶段,有关灾情、疫情的最新情况,请密切关注官方权威发布。

面对网络上信息源模糊、事实不清的信息,请多一点理性思考,切忌盲目转发。

发布于 2022-08-18 18:47:1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92
上一篇:诉讼申请书格式怎么写(欠钱不还起诉书样本) 下一篇:租赁合同管辖法院司法解释(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规定)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