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孙子是什么意思(嫡孙是什么意思啊)

家风,也称为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据有关史籍记载,家风产生于一千多年前的西晋。西晋文学家潘岳(公元247-300年),根据亲身实践曾作有“家风诗"。北周文学家廋信(公元513-581年),在其《哀江南赋序》中指出,潘岳之诗,始述家风。到了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公元531-约590年后),在其传世名著《颜氏家训》中述其初衷道:我著“家训”,是希望用来整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清初来用纯,号柏庐,为了从道德观上劝人养成勤俭持家,安分守己的好风尚,编写了《朱子治家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

生于清康、乾年间以教书为生的秀才李毓秀,编写《训蒙文》和其后将《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的贾存仁,其目的都是为了继承和弘扬古圣先贤培育的良好家风。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及两江总督曾国藩(公元1811-1872年),在大量家书中阐述对家风的要求。他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他教育家人要勤快,要求亲属坚持读书,嘱咐子侄除读书外,还应扫屋、抹桌椅、收粪、锄草,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他还叮嘱家人“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赴约”。

由此可以看出,家风源远流长,传承不息,与时俱进,在营造和谐社会和积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央视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以采访家风为内容的“记者走基层”节目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谈家风,忆家风和弘扬好家风的热浪席卷祖国大地,家喻户晓。沃土可以培育壮苗,风调雨顺将获得丰收。人的成长需要具有一定物质条件,有了好家风,犹如禾苗遇到了“风调雨顺”,人才成长家风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软环境。

《孔子家语》中说:“与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即与之化矣。”意思是说,在一个良好环境中生活,可以受到良好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成了好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近竹者赤”。反之以然。从古至今,好家风培育各方面好人才的事例比比皆是。

颜之推编著并切实践行《颜氏家训》,营造了良好家风,传承百余年,荫及后代,文人辈出,唐代中期自成一体的著名大书法家、太子少师赠太师颜真卿(公元709-785年)便是他的传世嫡孙。

山西省闻喜县裴柏村,汉顺帝初年,并州刺史、度辽将军裴晔在此安家后,繁衍生息,尽心培育良好家风,子孙以家风规范言行,品高学博,成才报国,两晋时期先后涌现了尚书令裴秀及其子左仆射、哲学家裴頠和中书令、太子少师裴楷。据《裴氏世谱》记载,在唐朝的200多年间,裴氏家族先后出了34位宰相,从此人称裴柏村为“宰相村”。与此同时,这个家庭中还出了4位中书侍郎、38位尚书、27位侍郎、4位常侍、9位御史、31位将军、18位驸马。故当时有“无裴不成唐”的传说。

明朝云南指挥(正二品)卢旺家族,孝敬父母,习武爱国,世代相传。其子卢清、卢玉、卢春随父习武,戡乱卫国,屡立战功。卢玉次子卢祯及其子卢勇,卢勇之子卢镇,卢镇之子卢国宝,卢国宝之子卢嗣麟,卢嗣麟之子卢承爵,卢承爵之子卢兴祖,卢兴祖之子卢传第,连续10代世袭武职,67人被授予将军。

据统计,当代海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有100多位,其中有“两弹一星”总设计师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令人称奇的是钱氏家族的杰出父子-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周、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钱学渠、钱永健父子。钱氏家族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世代传承的“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家训而孕育的良好家风。

河南省邓州市大丁村,人不足2000口,从明朝以来先后出了知州以上官员50余位,举人1位,拔贡、岁贡等36位,禀生、增生等321位。近代以来,先后出了博士20名,其中有我国第一批出洋、河南第一位博士丁肇青,硕士23名,大学生90多名,被人们誉为“博士村”。勿庸置疑,所有这些同该村村风和丁氏家风、族风的潜移默化有重大关系。家风除了在培育人才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在家庭和睦团结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唐朝名人张公艺,九代人同居,很和睦,从来没有人与人拌嘴的事儿。唐高祖李世民把张召来问:你家九代人,大家都说你们家很和睦,你有什么好的治家办法?张一句话不说,请皇帝赐笔墨纸,然后低头在满纸上就写个“忍”字。“忍”实际上很难做到,但对家族来说,尤其是对兄弟、血亲或者邻居,社会上结识的同事朋友来讲,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忍基本上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可见“忍”也是修身和治家必需的。

元朝有位叫张闰的人,他们家八代100多口人不分家,共同享用财物,每个小家庭没有任何私藏东西,没有计较你多吃了,他多占了,从来没有什么闲话。万一有个小孩饿了,很快就会有一个哺乳期的妇女把这个孩子抱起来喂奶,慢慢地,不少小孩子就分不清谁是他的亲妈了。这个家庭人们之间之所以重礼让,轻财物,就是当家人公平,不偏私,有代代传承的“弟道”、“谦让”家风。

元朝知名官员郑濂,七代1000多口人同居,大家都很开心,从来不吵架。朱元璋皇帝觉得很是奇怪,就把郑濂召来细问他用什么治家的法则,保证了家庭和睦相处。郑濂说:启禀皇上,也没什么,就是不听闲话,不传闲话,言语不合就忍一忍。朱元璋听后说“很好,很好”,于是便赏赐了两个梨。郑濂回到家里,叫人搬了一口大水缸,打了一缸水,把梨捣碎泡在缸里,1000多口人每人喝一碗梨汤。朱元璋派去的校尉看到了这一幕,禀告后朱元璋十分钦佩家长没有私心,便封郑濂家为“天下第一家”,闻名乡里。

清末政治家、湖广总督,禁烟(鸦片)代表人物林则徐(公元 1785-1850)的后裔,继承和发扬其虎门焚烟,英勇抗击美、英侵略者的光荣传统,子子孙孙无人吸烟,形成家风,传承至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人们日常言行遵循的具有时代文化特征的家训、家规和良好习惯,影响着人们治家和修身。从古至今,千家万户都有家风。一般说来,古代豪门大户为绵延福泽,把家风规范为严肃的“家法”,要求子孙严格遵循,并且传承后世。

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9月出版的《中华家训》(4册),选编上自汉下至清末的以名人名言为内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线的一百多部家训,125万多言,其主要内容涵盖修身处世,齐家治家,勤俭节约,立德立言等诸多方面。普通家庭也有家风,但大多不成文,而是靠家长言传身教,基调同样是向上、向善,充分体现了勤俭、孝顺、正直、公平、公正等人性中的优秀品质。

《弟子规》讲的全是家训、家规方面的事儿,一家人个个都切实照着去做,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好家风。一个家族,一个村庄的人都能够用《弟子规》规范言行,全社会文明礼貌便会蔚然成风。

无论社会和文化科学怎样发展,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实行哪一种社会制度,家风同家庭都是并存的,它在塑造人、构造幸福美满家庭和文明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都是巨大的,其主旨都是为了塑造优秀公民,其差别仅仅是表述方式因时而宜。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家风是家庭的内部文化,是重于黄金的非物质资源,潜移默化的正能量能影响一家人,几代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因此,我认为在继承和弘扬古圣先贤良好家风的同时,时下人们培育和完善家风,应当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真诚。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真诚。然而当今社会偏偏缺乏诚信。消费者不信任厂商,患者不信任医生,公众不信任公务人员,······从家庭开始传承真诚之风,有利于改变社会风气。二是勤俭。中华民族自古勤劳俭朴,但这一良好品质现在不大提倡了,在日常生活中被不少人淡化甚至淡忘了。要改变世人中懒惰、奢侈之风,就应大力倡导勤劳俭朴和劳动致富,节俭度日。

三是自立。表面上看,时下年轻人都向往独立自主,但事实上不少人自立性薄弱,依赖性很大,有的大学毕业就“啃老”,有的工作了却还要让父母照顾,如此等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家长不要靠老人,给子女做出榜样。其次,成年成家的年轻人应当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尽量尽早不靠老人照顾,更不当“啃老族”。

四是不计得失,社会是个平衡体系,此处偶尔吃亏,就意味着会在别的地方有收获。如果每个人都期待收获,不肯付出、吃亏,最终大家都什么得不到。因此要倡导淡泊名利,助人为乐的风尚,付出不图回报,以付出为快乐,做一个不怕吃亏的人。

五是公平公正。在人格、名、利等等方面,平等待人,公正处事,不投机钻营,不仗势欺人,不趋炎附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好家风是文明家庭的标志,是一个家庭的宝贵资源,直接关系着家庭的美满幸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是全家人的责任,绝对不是家长一个人或少数人的事儿。因此,只有全家人都行动起来,都能够用家训、家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持之以恒,世代相传,家风将会越来越好,进而促进社会风尚日益好转。

作者简介

卢法舜,河南新郑人。河南省档案馆荣誉馆员、家谱编写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卢姓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名誉会长。

发布于 2022-07-03 07:51:52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88
上一篇:毕夏张恒远恋情(张恒远女朋友是谁) 下一篇:关于创业的团队名称(创业团队名称有哪些)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