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是流行的数字音乐无损压缩格式之一,因出现较早,在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大陆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与MP3这类有损压缩格式不可逆转地删除(人耳听力不敏感的)数据以缩减源文件体积不同,APE这类无损压缩格式,是以更精炼的记录方式来缩减体积,还原后数据与源文件一样,从而保证了文件的完整性。APE由软件Monkey’s audio压制得到,开发者为Matthew T.
我是在03-04年左右在电驴上接触到ape格式的,第一次听的时候,非常惊喜,这是完全超越mp3的声音,而且体积只有wav的65%左右,对于当时主流电脑仅仅只有80G的硬盘空间来说,这种格式太适合了。我们这种长时间在电脑面前折腾又喜欢音乐的人很快便爱上了这种音乐格式,并且开始大量收集。
很快,问题就来了。网站分享的音乐绝大部份都是以cue+ape形式发布的,cue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索引文件,记录整轨ape文件的每一单轨的信息,有了cue才能进行选曲操作,没有cue,那么不好意思,你只能像听磁带一样,按顺序从头听到尾,中间要快进的话,是没法精确定位到某一首歌曲的,所以cue很重要。但网站有网站的发帖规则,文件名要按要求发布,很多发布者就只按照发布规则修改了相应的文件名,却没有改cue里面指向整轨ape的引用字段,导致下载来的cue文件无法使用。当然这不是大问题,我们只要用记事本打开cue文件,修改一下引用指向字段就行了。但这又会造成cue的文件产生变化,导致和原电驴链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经常整轨文件下载完了,这个1kb大小的cue文件却好几天都下载不了,实在很蛋痛。
在无休无止的下载浪潮中,很快来到了2011年,国内知名驴网的下载链接被关闭,众驴友一时间呼天抢地,奔走相告,在网络上愤怒的喷着口水,同时这也是ape格式在国内的一个生命拐点。
当时ape已经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用户,纵观其他格式,根本无一合之敌,对手都藏在阴暗角落里瑟瑟发抖,这时候本是ape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不过决策者自己犯了个致命错误,就是闭源收费。其实ape一直针对硬件的解码是收费的,也就是说你要生产一台可以解码ape格式的随身听或者是解码器,是要向ape作者缴纳费用的,此时正是无损mp3随身听火红的时候,各个厂家都在争先恐后的推出自家的无损音频播放器,但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另一个无损格式flac,为什么呢?
其时,国外一些音乐分享站已经开始禁止使用ape格式了,主推flac和wav,因为ape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文件一旦出现问题,从出问题的点往后的部分都是无法播放的,这对于整轨ape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另外,ape格式自身的编解码方式不太适合随身设备使用,解码是以浮点方式运算,非常吃硬件,在电脑上,cpu性能强大,电源供应充足,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到了随身听身上这一切都成了问题。第三当然是收费,谁会放着免费的flac不用,去用收费的呢?
虽然后来ape也想通了,免费了,但时过境迁,用户几乎流失光了,一代神格式黯然离场。
随着一家独大的某驴瞬间崩塌,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音乐分享网站又应运而生,音乐格式慢慢从ape转向flac,分享链也变成网盘,115盘出道即巅峰,像开了挂一样飞驰在互联网的金光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