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日征信恢复是真的吗(2023年5月1日征信新政策)

最近有消息称从2023年5月1日起,征信将会恢复,这个消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征信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3年5月1日征信恢复是真的吗,2023年5月1日征信新政策。

2023年5月1日征信恢复是真的吗

这几天,一则关于从五月一日起,只要结清欠款就能立即修复征信的信息火爆朋友圈,也有不少朋友问强强兄弟这是真的吗?首先小强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则被许多人误读政策的消息,也是一些黑中介对政策的“偷换概念”,以达成哄骗他人的目的解读。事实上,这则消息来源于今年一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提到,满足相关条件的信用主体可按要求申请信用信息修复,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实际上,这则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用信息修复办法,并非大家所说的个人征信,仔细阅读发改委发布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会发现失信信息是指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地方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中所列的对信用主体信用状况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包括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行政处罚信息和其它失信信息。可能有些朋友看不明白这咬文嚼字的说法,说人话就是,这个消息是针对企业的各种(行政)处罚的修复,而咱们常说的征信是指个人信用报告,是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一项服务,个人征信报告是客观记录个人信用表现的,反应个人借钱还钱,合同履约和遵纪守法的情况,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发改委的这则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出台,却引发各大中介的各种刷屏,并将信用信息修复和征信修复划上等号。这完全就是中介和一些营销号只截一张图,再断章取义,乱带节奏,以达到自己博取流量或进行行骗的手段。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的相关规定还是按照国务院于2013年1月21日发布,同年3月15日起实施的《征信管理条例》,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五年,超过五年的,予以删除。说人话就是对于个人征信而言,简单点说就是你现在逾期了,把钱还清后的五年才能删除你之前的逾期记录。

随着事情的发酵,为此1月28日人民银行杭州支行还专门发布了一份关于正确解读不良信息保存期限的工作提示。再次提醒大家凡事生成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一律都是骗局。切勿相信所谓的“内部渠道”“专业律师”“合法协商”,这些人都是为了骗你钱的。征信不良记录也不是一辈子不会消除,并且根据相关征信管理办法规定,你可以对不良记录提出异议,并且在不良信息保存期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做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也就是说,你假设发现你有一条不良记录,对于这一条的记录不客观你可以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征信记录你可以做出说明,可以让征信中心给你记录上。最后呢,就是金融机构是否会为你放款,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风险偏好,进行综合决定,征信记录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

2023年5月1日征信新政策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8号令,58号令显示《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23年1月11日第26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信用主体依法享有信用信息修复的权利。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不可修复的情形外,满足相关条件的信用主体均可按要求申请信用信息修复。

信用信息修复的方式包括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终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和修复其他失信信息。

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申请由认定单位负责受理。

认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已建立的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规定,审核决定是否同意将信用主体移出名单。

“信用中国”网站自收到认定单位共享的移出名单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终止公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

信用主体申请信用信息修复应当秉持诚实守信原则,如有提供虚假材料、信用承诺严重不实或被行政机关认定为故意不履行承诺等行为,由受理申请的单位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认定单位及时共享,相关信用记录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三年并不得提前终止公示,三年内不得在信用平台网站申请信用信息修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于 2023-04-03 14:47:0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3
上一篇:这周只上四天班(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表) 下一篇: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享年71岁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