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山东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
考公是报考公务员,我国的公务机关,主要包括工商、综合执法、海关、消防、民政、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农业推广、卫生、检疫等等行政机关,据悉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这是怎么回事呢?山东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山东人对考公务员、考编制,到底有多么执着?
日前,一篇题为《山东考公团,正横扫江浙沪》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提到:
“山东专门有一个巡考团,就是轮着考,全国转一圈,我考上哪个算哪个。他们把国考当一模,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省考当三模,浙江省考当四模,到了山东省考,正式考试”。
山东“巡考团”的存在,生动地演绎了一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巡考团”从山东一路考到广东。
01
热衷于进体制内,其实不是哪个省份民众的特例。但即便没有直接数据支撑,山东人对体制的偏爱,也早就成了大家的谈资。网上关于山东人考公的段子不胜枚举,比如据说山东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山东考公的队伍太庞大,本地竞争太激烈,一部分考生自然会往外地分流,去全国巡考。
去年,山东省考和江浙省考撞期,甚至登上了热搜。巡考团只能三选一,不少征战全国的山东考生大呼可惜,外地考生则喜出望外,终于不用怕山东考生来抢铁饭碗了。
为什么在考编制、进体制方面,会出现这种独具地域特色的现象呢?
一种常见的解释是,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社会文化趋于保守,官本位思想浓厚,在“学而优则仕”的长期文化熏陶下,人们习惯了进体制内谋个一官半职,或者去国企、事业单位端铁饭碗。
山东人口多,但高等教育多而不强——高校数量多,但顶级高校少,于是很多考生要么继续考研(山东是典型的考研大省,考研人数全国第一),要么留在本地选择差一档的高校就读。
公务员考试有学历限制,但一般没有学校水平的限制,考不上名校,也能找到适合的公考报名岗位,高考的竞争压力,就这样传递到了公考层面。
考大学,考研,考编,山东人就这样活成了网友们口中的“考霸”。但其实影响考霸”们职业选择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地方民营经济欠发达,提供不了相对于体制内饭碗而言有竞争力的就业岗位。
02
山东民营经济的薄弱,有一项典型的数据支撑——2019年,山东省每万人口拥有私营企业77.4户,低于全国92.1户的平均水平,分别比广东、江苏少66.3户、105.3户。
有人会说,山东的民企并不弱,《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山东一共有50家企业进入榜单,而广东也只有51家。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山东这些头部的民企,并非都是从个体工商户、小作坊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有很多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不能算“根正苗红”的民企。
其分布的行业,也主要是石化、炼油、钢铁等领域,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像山东排第一位的民企魏桥创业,就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国企占比大,重工业企业数量多,这便是山东“大象经济”的由来。
而坐拥“大象经济”的山东,错失了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这些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又恰恰是吸纳优质人才就业的重要容器。
比如在知乎上,大家估计都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咨询提问,大意是,一份互联网大厂的offer和国企的岗位,或者公务员岗位,哪一个更好?这类提问说明,在就业市场上,互联网企业是有足够吸引力的,足以让一些想端铁饭碗的人产生动摇。
对山东考生来说,尴尬的地方在于,哪怕上了名校,在当地依旧没有合适的高薪岗位。因为民营经济活力不够,优质的市场化就业岗位少,大家只能将目光转向体制内。
这种选择的偏好,不仅仅体现在山东人爱考公上。在东北地区,人们对编制的迷恋,同样堪称一种特色现象。前些年,哈尔滨市招聘457个环卫工,一度引来1万余人报名,那场面堪称锣鼓喧天。
说到底,这也是经济结构使然——民营经济越是不发达,年轻人对体制的迷恋越深。
不管是考公考编,还是去大厂打工,职业选择都是要看性价比。民营经济不发达,优质的岗位太少,国有经济太强盛,社会资源都集中在国有部门,进体制内当然更具性价比了。
03
为什么很多南方的考生,越来越害怕山东“巡考团”了呢?
一个重要背景在于,这两年公考越来越热,考试队伍日益庞大,即便在南方省份,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内卷越来越严重了,在巡考团一路南下从江浙沪考到广东的同时,南方省份也大有“山东化”的趋势了。
以国考为例,2023年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扩招18.7%。而报名人数达到了25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50万人,创下十年之最。
谋求一个稳定的饭碗,公务员当然只是选择之一。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相关新闻——深圳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吸引了大量清北硕士乃至博士毕业生扎堆报名。
南方省份日趋“山东化”,年轻人也开始一心求稳,原因并不难理解。
这两年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陡然增加,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一些前几年火热的行业,负面评价堆积,造富神话破灭;有的民营企业家,还在社交舆论场动不动就被打成“资本家”。
民营经济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自然会转移给员工。在企业裁员、倒闭等一些逆风的状态下,担心失业、工资下滑的年轻人,当然容易萌生逃离的想法,逃去体制内安稳过日子。
互联网大厂和基层公务员的岗位,哪个更香?如果今天再拿同样的问题去知乎上提问,相信很多人的选择已经发生改变。
公家的编制,以前是被认为是人际关系复杂、职业生涯一眼望到头,但现在它成了对抗不确定性的最佳选择——上限不高,但下限不低,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有兜底保障。
从当年的公务员辞职“下海潮”,到当下的“上岸潮”,改革开放这些年,大家的职业偏好也在潮起潮落地改变着。很难说这些年轻人的选择对不对。
但扎堆进体制,当然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事情。除了人才资源浪费、创新活力下降外,它至少说明国有部门掌握了太多社会资源,说明民营经济的活力还远远不够,说明民企的生存风险太高,提供不了足够多的优质岗位。
今年两会提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打破体制迷恋,让就业市场的选择更多元化,就得旗帜鲜明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提供就业机会。实际上,山东“巡考团”四处征战的那些岗位,很大程度上不是靠别人,正是靠民营经济养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