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00元买海鲜解冻全是空壳(海鲜需要解冻吗)
海鲜主要还是针对动物制成的料理为主,狭义上,只有新鲜的海产食物才能称为海鲜,据悉男子400元买海鲜解冻全是空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么海鲜需要解冻吗?和恰卡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男子400元买海鲜解冻全是空壳
11月21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11月20日,江苏淮安的刘先生在路边花400元买了4箱海鲜,拿回家解冻后却发现螃蟹全是空壳注水,里面几乎没有肉。
当事人刘先生称,自己在路边购买完海鲜后感觉不对劲,于是上网查询,却看到有关“梭子蟹骗局”的资讯,回家验证后确认自己被骗。“我回家用打火机烧了(海鲜)一下,就发现流下来的全是水。”
刘先生表示,自己是出于同情才买了几箱海鲜。“当时过来一辆厢式货车,然后他就敲我的窗户,他说‘大哥,我是路过这个地方,自己想把海鲜拿出来卖一点,价格给你便宜一点’,我看他一个外地人,出于同情的心理,就买了几箱。”
刘先生说,自己发现被骗后立即开车回原地去找,但此时向自己贩卖海鲜的人已经离开。
据白鹿视频援引千里眼报道,刘先生购买的海鲜包括2箱梭子蟹、1箱皮皮虾以及1箱鲳鱼。
据了解,刘先生在购买海鲜时留了卖货者的联系方式。在卖货者离开后,刘先生主动联系了卖货者,称想再买一些海鲜,并约定好见面地点。最后,卖货者并未前往约定地点,刘先生给对方的电话和消息也均未得到回复。
刘先生还称,自己在事发后已经报了警,并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梭子蟹骗局”,谨防上当受骗。
另据每日商报此前报道,这种“海鲜骗局”在不少地方都出现过,卖货者会编造各种理由吸引市民并向其贩卖。
然而这些“海鲜”虽然个头大,质量却是极差,因为冰冻无法查看,市民往往容易被骗。而卖货者一个地方得手后,就会立刻“转战”下一个地方。
对此,有律师表示,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在法律上以次充好是指以次品、差的产品冒充正品、优质产品的行为,一般属于商业欺诈行为。
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海鲜需要解冻吗
海鲜解冻时,当温度上升到一定范围(由0摄氏度升到6摄氏度)时,能使食品内部冰结晶的融化水恢复吸收到海鲜细胞中去,如果急速融解,这些水分就不能恢复而变成汁液流出。由于这些汁液中带出了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成分,就会使海鲜的营养遭受损失。因此,冷冻海鲜的合理解冻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一般说来,解冻时间越短越***泽越接近原色越好。海鲜解冻,既可在1-5摄氏度左右的自然空气中解冻,也可用15摄氏度左右的自来水喷淋解冻,还可放在10摄氏度左右的流动水解冻。但不应放在静置的水中浸泡;切忌把海鲜放入温热水中解冻。
进口的冷冻海鲜,一般在捕捞上船后,就立即进行初步加工,然后进行急冻,包装进入船上-25度冷库。海鲜解冻,可以用冷水喷淋解冻,但一般有经验的厨师会采用另一种更好的方法——“低温解冻”,它能保证解冻后的海鲜,口感和营养保持在刚出水的状态。
低温解冻能确保海鲜的可溶性成分不流失,让营养物质保留在肉质中,同时也保留了我们追求的那一口“鲜”。冰箱的冷藏层温度能控制在4.4℃左右,这个温度是减少食物传染疾病的合适温度;低温的解冻环境,也让细菌活动缓慢,解冻后的产品更新鲜、安全。
如何进行低温解冻?
把冷冻的海鲜从冷冻室取出后,放置在冰箱冷藏室(0-3℃)解冻,一般需要24-36小时;建议把食材提前一天取出,**天早上醒来就解冻的差不多了(具体解冻时间还是要看食材的大小)。
解冻时把食材放置在可排水的容器中,避免融化的水汇聚后浸泡食材,从而影响品质。用来解冻冰箱的冷藏室不要放太多太杂的东西,冷空气需要足够的循环空间来保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