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职能有4项:监管、征税、查私和编制海关统计,据悉广东海关截获全球首次报道新物种,具体截获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海关截获外来物种怎么处理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广东海关截获全球首次报道新物种
11月15日,“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央视财经11月14日晚间消息,近日,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口岸的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为全球首次报道的新物种。
中山港海关、珠海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自法属圭亚那进口的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截获一头蜚蠊,现场关员迅速取样送实验室鉴定,并对同批次货物实施检疫处理。
广东拱北海关保健中心病媒实验室工程师陈健表示: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及形态学鉴定,均未匹配到已知的蜚蠊种类,经进一步研究,依程序确认该头蜚蠊为未被描述过的拉丁蠊属蜚蠊物种,为全球首次报道。
据央视新闻,蜚蠊,俗称蟑螂,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000余种,是海关口岸监测的重要病媒生物之一,具有极强的适应力、繁殖力。作为外来物种很容易在入侵地定殖,对入侵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甲虫、蜥蜴、蛇等“异宠”受到不少人青睐。“异宠”种类繁多,饲养“异宠”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生态环境部发布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中,对禁止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有明确规定。
为了全力“封堵”外来物种入侵,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今年联合发布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并于8月1日起施行。
其中就明确了对非法引进、携带、寄递、走私外来物种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海关截获外来物种怎么处理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高达660多种,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鳄雀鳝、一枝黄花、水葫芦等生物破坏生态环境屡登新闻,外来入侵物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预防和管理。
2022年8月1日起,《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处罚。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施行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对预防、监测、治理等多个环节做了明确要求和规定,提出要规范引种管理、强化口岸防控、加强境内检疫;对于外来入侵物种要建立普查和监测制度,及时发布预警预报、规范信息发布;同时对外来入侵的植物、病虫害及水生动物,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将没收引进的外来物种,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擅自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的,责令限期捕回,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刑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也对非法引入外来物种的行为处罚做出了相应规定。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和政策体系,制定了名录管理、引进审批、入境检疫审查、环境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等相应法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