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有许多人选择出去旅游,而在此次旅游高峰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反向旅游,有很多年轻人选择避开热门旅游地,选择去比较冷门的目的地去度过假期,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反向旅游兴起 年轻人口味为啥变了,反向旅游是什么意思。
反向旅游兴起 年轻人口味为啥变了
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庆,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反向旅游”行程。与传统的旅游人群不同,他们中的不少人通过选择冷门目的地、打卡非旅游城市、“宅”式度假的方式,让自己的假期更加舒适。
非著名旅游小城,反而成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从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看,“反向旅游”确实正在成为年轻群体中的新趋势,像河北衡水、黑龙江鹤岗、山东日照、四川乐山、陕西汉中等多个非传统旅游城市,国庆期间都迎来了旅游订单的显著增长。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而是选择“反向旅游”,其实也不奇怪。那些热门的旅游城市、景点,在节假日期间,往往都是人山人海。一方面,游客太多容易降低旅游体验,比如长时间排队、堵到走不动路等;另一方面,随着需求暴涨,餐饮、住宿、机票等费用水涨船高,去热门旅游城市“浅”玩一下,可能就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
与此同时,现在的互联网十分发达,各种种草平台一传十、十传百,一些值得游玩的小众城市、景点同样能够成功出圈。可以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冷门旅游目的地的能见度在不断提升。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与其花大价钱去热门目的地“添堵”,不如到这些小众地区,不仅成本更低,还更清净休闲,更惬意。而且没有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的状态,能让游客从其中体验到原生态的味道。
所以,年轻人告别扎堆,带动“反向旅游”兴起,并不是坏事。至少,它意味着人们的旅游选择更多元化了,可以有一条更有性价比的旅游路径选择。这种多元化、性价比,其实能为旅游消费市场撬动更多的增量。
更重要的是,“反向旅游”对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分流,还能够倒逼其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而不是躺在自然资源上坐地收钱。
比如不少网友就提到,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被过度地商业开发,并且基本上被开发得千篇一律,尤其是像各地的一些“古镇”,卖的都是同样的美食小吃、同样的文创产品,缺少本地特色。
反倒是那些冷门景点,保留着足够多的本地风貌和特色,没有被过度商业化,没有如出一辙的美食小吃,没有贵到离谱的物价,它们能给游客带来更加良好的旅游体验。
可以这样说,“反向旅游”代表的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互联网种草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从众扎堆,而是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市场也应该加快优质产品的供给,尤其是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应该将服务和体验不断升级。仗着旅游资源丰富、唯一便不思进取,迟早会被游客慢慢抛弃。
避开客流,“反向旅游”成关键词
“十一”假期旅游收官。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国内航线机票平均支付价格650元,为五年来同期最低;飞往武汉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560元,成都、昆明、深圳、青岛、厦门是前往武汉的客源地前五名。
“反向旅游”成关键词,“十一”期间许多本省旅客将目的地锁定在旅游领域相对小众的城市,避开客流,反向出行。
相较武汉、神农架等城市,荆州、十堰、宜昌等城市受到热捧。这些城市周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三峡人家风景区、荆州古城、洪湖生态旅游区、潜江国家公园等,旅客既能享受低价高星的酒店服务,又能收获旅行的快乐。
在景区方面,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三峡人家、黄龙壹号生态园、仙岛湖和黄鹤楼成为景区门票预订前五。
有旅客总结“小城”的优势:一是不受出行限制,购票容易;二是避开客流,降低风险;三是酒店便宜;四是探索感强,感受旅途的惊喜。
临时决策,“即兴度假”成为新趋势
由于今年众多城市周边酒店民宿一房难求,当天去、当天回的一日游旅行产品也成为主要选择。
在各大旅行平台,本地游相关旅行产品的搜索量从10月2日起持续猛增,“国庆不出城玩法”板块关注人数达百万。今年“十一”,本地游客把国庆长假拆分成若干个“微度假”,当天去、当天回。
受诸多因素影响,旅客度假决策变化明显。越来越多人的目光重回“家门口”,感受熟悉的城市里全新的吸引力。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情况来看,今年国庆假期,从出游群体来看,以家庭、社群为主的出游人数最多。户外露营、参观博物馆、展览馆、主题乐园等方向成为亲子游群体的主要选择。更多游客选择多次、多点出游,三天以内出游的人次预计占比约55%,基于“临时决策、本地探索、小众玩法”的“即兴度假”成为国庆假期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