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连玩441小时游戏被封号(游戏账号被误封可以起诉吗)
广义上来讲游戏的定义既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本能,它代表的含义与内容较多,但根据最新报导有一位男子连玩441小时游戏被封号,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是游戏账号被被误封可以起诉吗?和恰卡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男子连玩441小时游戏被封号
昨天记者从北京四中院获悉,该院二审审结了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玩家徐某因多次长时间且不间断地游戏而被封号,要求游戏平台解封其账号无果后起诉,最终被法院驳回了全部请求。
某游戏忠实玩家徐某长期以来累计充值1万多元购买虚拟物品,自认为其账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怎料,徐某在某日登录游戏界面后却发现:
平台以“账号监测到使用脚本的违规行为,永久封禁”为由,封停了他的游戏账号。徐某向游戏平台申请解封,却遭到拒绝。
徐某认为自己对这款游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且从未使用过所谓“妨碍游戏公平性”“具有作弊性质”的外挂程序,遂对游戏平台拒绝解封账号的行为向法院起诉。
游戏平台认为,徐某在半年内分别存在超过连续8天、12天、20天几乎不间断的游戏行为,这种行为不可能由玩家正常操作完成,且游戏频率要远高于普通玩家,符合脚本“不间断游戏”的特征。而“脚本”的大量使用,严重损害了平台和其它玩家的利益。
同时在游戏开始前,徐某通过签订游戏协议进入该游戏,协议中明确包含了“所有出现使用脚本进行游戏的行为,一经发现账号将被永久封禁”的相关提示;
且在检测到徐某使用脚本后,游戏平台还多次对其提醒,但徐某仍存在大规模“脚本游戏”行为,因此对徐某账号查封的行为具备合理性。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游戏平台所提供的游戏战斗后台数据表明,徐某确存在昼夜连续长时间游戏的行为,最多时可持续441小时几乎不间断的游戏,这远远超出了普通人正常操作的范围,已违反了人类的“生理规律”,符合脚本使用的特点,存在使用脚本的行为。
关于游戏平台是否有权封禁徐某的账号,法院认为游戏平台贯彻规则时已尽到提前告知义务,且对徐某账号封禁具有事实和合同依据。最终,因徐某主张解除账号封禁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未予支持。
法官提示:部分玩家为了快速升级常借助外挂、脚本等作弊软件达到轻松取胜、获得奖励的目的,这既不符合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
倘若人人都通过作弊程序获得成功与奖励,那必然会对整个游戏产业环境造成损害。网络游戏虽存在于虚拟空间,但玩家仍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切不可以作弊的手段非法牟利。同时,平台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惩戒措施,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游戏账号被误封可以起诉吗
如果违反游戏规定,私自破坏游戏平衡的则没有救济途径,如果是正规操作被误封则可联系官方客服人员验证实行解封。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游戏账号被封产生的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虚拟财产的几种法律纠纷:
现实生活中,因虚拟财产而引发的或者与虚拟财产有关的纠纷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形。
1.虚拟财产被盗引发的用户与盗窃者之间、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
2.虚拟物品交易中欺诈行为引起的纠纷。如一方支付价款,而对方不履行移交虚拟物品的义务,或者虽然履行该义务,但与对方支付的对价不相符等等。
3.因使用外挂账号被封引起的虚拟财产纠纷。使用外挂一般而言属非法行为,一旦用户使用外挂,那么账号将被封,与之相连的用户的虚拟财产也等于被完全查封了,因此往往会引起有关的纠纷。
4.因运营商停止运营引发的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运营商停止运营,使得用户的虚拟财产失去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引发纠纷。
5.因运营商操作失误所引发的虚拟财产方面的纠纷。运营商操作失误,使得用户的虚拟财产发生价值上的变化,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