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当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如今面对一般地震,我们已有足够多的手段进行防范,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据悉四川这次地震1小时内连发7次地震,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四川地震为什么那么频繁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四川1小时内连发7次地震
9月5日,四川。40分钟内,四川接连发生7次地震,最高震级达6.8级。
受疫情影响,成都一家四口被封控在29楼,地震发生时感受到摇晃,视频中,家里的几个吊灯剧烈晃动,随后,一家四口紧急逃至1楼,发现小区内有很多居民在空旷的地方避险。
江女士表示,地震发生前,除了做核酸和买菜,其他时间都不允许出门。“手机收到30秒提示,看到灯摇得特别厉害就跑下去了”。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至5日20时30分,地震已造成46人死亡(其中甘孜州29人、雅安市17人)、16人失联、50余人受伤。详细伤亡情况还在进一步统计中。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请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派工作组前往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配合地方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抢修受损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关部门要对地方抗震救灾加强指导和支持。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要求,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援救灾。
四川省、甘孜州已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灾工作,并紧急调拨帐篷、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四川地震为什么那么频繁
“欧亚和印度洋两个板块在1亿年左右开始相遇碰撞,并持续相互挤压,使板块接触部位发生变形增厚,青藏高原开始形成并持续隆起抬升,高原上山脉与盆地间隔交错,同时伴随着断裂带的形成和地震。”邹文卫说。
他表示,因青藏高原隆起作用,我国陆地地震活动的主体在西部,特别是高原周边地区地形变化差异大,应力积累释放周期短(地震频繁),一次性能量释放多(震级大)。
而且,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西部相对人口密集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地震带(南北地震带),灾害重。
此外,四川盆地岩层较为坚硬,而盆地西部的高原隆起作用强烈,二者运动差异性大,因而构成高山峡谷,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发。
“防震减灾的方法有许多。首先,房屋建筑物要按照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和建造;其次,房屋建设选址要避开那些容易引发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不利地段;
第三,平时要有防震减灾意识,学习应急避险技能,知道根据自己周围的环境特点采取最合理的措施应对地震的发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应急避险,避免造成那些因应急避险不当引发的伤亡。”李建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