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行为,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详细的调查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支持大学生结婚的理由都有哪些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
“以前我认为两个人只要互相喜欢就可以在一起,现在我觉得谈恋爱还要考虑性格、价值观、未来发展等因素。”山西大学大四学生小魏一直期待恋爱,但对未来的不确定让她对婚恋更多持谨慎态度。
在她看来,结婚是恋爱的主要目的,在大学毕业、工作生活稳定后会考虑结婚,“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结合之后,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赖,共同面对困难,并且一直走下去,这是我对婚姻生活的期待”。
小魏的话反映了当下很多大学生对恋爱和结婚的态度。《中国青年报》近日发布的一项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57.90%受访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时走入婚姻殿堂,25.97%则表示在法定年龄以上,任何年龄都可以。
真心相爱(95.32%)与经济考量(85.97%)为受访者考虑是否结婚的主要因素。
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公布的《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显示,6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结婚。对于结婚年龄,受访者的理想结婚年龄是27.82岁,而且男生和女生对此的选择基本相近。
据介绍,报告抽样来自30所大学,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学校,覆盖了22个省份的26个城市,获得有效问卷9775份,其中女性占比50.95%,平均年龄20.29岁。
“总体而言,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婷在解读该报告时说,大学生未来的结婚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更看重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在抑制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婚育成本以及工作家庭平衡因素对大学生结婚意愿影响突出。她
认为,在坚守婚姻和生育的制度性框架下,大学生对婚育的态度依然出现了发展性的变化,开始强调恋爱、婚姻和生育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价值,如互助进步、精神寄托、情感陪伴以及对自身成长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对未来的婚恋关系较为看重双方是否真心相爱,也关注经济考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喻丰多年研究积极心理学。在他看来,大学生这种婚恋观既有理想化憧憬,又基于现实化情境,二者存在明显冲突。
这种冲突受网络、影视、媒体和一些替代经验的影响。一方面,大众媒介、影视渲染产生的舆论,折射出内隐的婚恋观影响了大学生;
另一方面,父母、朋友等出现的案例导致大学生将单个例子而非社会整体作为自身恋爱观的主要来源。
“在心理学上,信念一旦产生就很难改变,因为我们只会去找证实它的原因,而常常忽略反对它的原因。”
支持大学生结婚的理由
1.大学生结婚是一种潮流,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2.大学生在年龄上、生理上都处于人生的高峰期,“先生子后事业”可以弥补女性的职场先天劣势,在解决后顾之忧后,更能全力投入工作。
3.结婚后可以更集中精力用于学业。
4.大学学习氛围浓郁,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5.婚后能增强人的开拓进取心、责任心、创新意识会增强,能在科研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反对的理由有:
1.这是利用制度的漏洞进行投机。
2.结婚后家庭事务必然增加,影响个人学业。
3.年轻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够成熟,学校和家庭之间不能两全,都会影响。
4.大学生缺乏责任心,在孩子的成长上很难全面。
5.结婚生子后,会和普通的学生产生区别,学业和生活都会发生变化,会影响日常与同学、导师之间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