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袁隆平什么时候发明水稻成功的)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据悉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袁隆平什么时候发明水稻成功的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长沙种出2米2高巨型稻致敬袁隆平

袁隆平曾有一个“禾下乘凉梦”,现在,袁老的梦想成真了!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高达2米多的巨型水稻试种成功并迎来丰收。

近日,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两湖村金色的稻田里,4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对成熟的“巨型稻”进行收割。

今年年初,嘉鱼县西凉湖外洲生态农业合作社在两湖村流转4000亩土地,从湖南引进“巨型稻”专用水稻品种;

于4月中旬利用无人机进行播种,经过130天左右的精心管理,“巨型稻”试种成功,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

袁隆平什么时候发明水稻成功的

1、袁隆平院士于1972年成功发明杂交水稻。

2、1966年,三系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我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上,此为袁隆平院士的第1篇重要论文。

3、为了增加试验效果,每年冬天袁隆平院士会与其助手前往海南三亚进行水稻育种,甚至在路上会将种子绑在身上利用体温育种催芽,但研究过程并不顺利,经3000次试验都未能成功。

4、1971年11月23日,袁隆平院士的助手在海南试验田发现1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之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并由袁隆平院士领导研究。

5、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我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由此开始,30个左右的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此株野生水稻进行了上万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

在此基础上,袁隆平院士成功选育出了不育系“二九南1号”,这也是我国第1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

发布于 2022-09-03 14:44:31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
上一篇:多地发布中秋出游返乡政策(中秋外出旅游防疫规定) 下一篇:9月9日前重庆将分区分批开展核酸筛查(重庆疫情最新消息)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