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8月16日湖北省水利厅发布的消息,目前湖北有超过100万干部群众参与了抗旱,省内的河流和湖泊水位较往年同期都是偏低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湖北超过100万人参与抗旱,2022湖北干旱还要持续多久。

湖北超过100万人参与抗旱
据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消息,8月16日,湖北省水利厅表示,全省参加抗旱的干部群众100.66万人次,累计投入抗旱资金6.1亿元,投入抗旱泵站2.8万座、机电井1.12万眼、机动抗旱设备22.7万台套。
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8月15日,全省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595.8万亩。恩施、黄石、宜昌、咸宁、十堰、襄阳、黄冈、神农架等8个市州36个县市区233个行政村21226人采取应急送水方式保障生活用水,共送水320车1530吨。与前一日相比,应急送水人口增加1260人。
目前,省内长江、汉江、主要中小河流及五大湖泊水位较历史同期总体偏低,其中长江、汉江干流主要控制站水位均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或接近最低水平。
湖北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
“湖北气象”微信公众号8月17日消息,今年出梅以来,湖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干旱迅速蔓延,给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8月15日8时至16日20时,湖北气象部门,在军民航空管、公安等多部门支持下,及时开展空地协同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先后在十堰、襄阳等地实施飞机增雨作业3架次,燃烧碘化银烟条29根。在十堰、襄阳、恩施、宜昌、神农架、随州、孝感、黄冈、黄石、武汉、鄂州、咸宁等地区,共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59次,作业影响面积约2.58万平方公里。
目前,为解决干旱区域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保障秋粮丰收,湖北已紧急下拨人工增雨抗旱专项经费500万元。经湖北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协商,中国气象局紧急协调一架国家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飞机驰援湖北。
据悉,在天气系统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下,8月15日8时至16日20时,十堰、襄阳、恩施、宜昌、神农架、随州、孝感、黄冈、黄石、武汉、鄂州、咸宁共872站出现降雨,其中有336站雨量超过10毫米,162站超过25毫米,有50站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主要位于神农架、襄阳、随州、黄冈、宜昌等地。

2022湖北干旱还要持续多久
中央气象台预计,17日至19日,青海东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山西中北部、京津冀地区以及辽宁南部、山东、黑龙江等地将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与此同时,南方的高温还在持续,尤其是川渝地区最高气温持续超过40℃,成为全国高温中心。
昨日,四川东部、重庆西部、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浙江中部等地40~43℃,重庆北碚44℃;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共28个国家站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今天白天,陕西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中南部、湖南、江西、浙江、上海西部、福建、四川中东部、重庆、贵州东部和北部、广西中北部、广东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将有35~39℃,其中,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预计未来24小时,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浙江北部、安徽西部、云南西部、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明后两天,强降雨区域将位于京津冀和东北地区。
气象专家提醒,本轮降雨过程与13日至15日降雨过程重叠,需高度关注灾害放大效应。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导致的山洪、地质灾害及城市内涝的不利影响,做好山区、旅游景点、施工区域等地的灾害监测和防御,公众也应尽量避免进入山区河谷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
持续高温未来会否成为常态
“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天高温热浪事件持续的时间、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确实达到一个非常强的水平。”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陈丽娟说。
据她分析,今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罕见高温天气,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这背后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
事实上,不仅是我国,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出现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致使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类似今年的高温酷暑,在以后的夏季,出现的频率可能会更多。”陈丽娟说,“今年高温出现的时间偏早,预计结束的时间也偏晚,这种‘开始早、结束晚’的特征,以后也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