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海底捞为什么关300家门店 )

8月15日,一条#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登上了热搜,海底捞作为家喻户晓的火锅餐饮品牌,曾以优质的服务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2022年上半年以来,海底捞净利润最高亏损达到了2.97亿元,大家戏称“海底捞已经捞不到了”,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恰卡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海底捞为什么关300家门店。

海底捞已经捞不动了

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

海底捞称,主要是由于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影响而导致中国大陆地区若干餐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及客流量减少以及因“啄木鸟计划”餐厅数目对比2021年同期减少。

净利润方面,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预计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2.25亿至2.97亿元,2021年同期的净利润约人民币9650万元。

公告提到,预期亏损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2.55亿元至3.27亿元。二是中国大陆地区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反复,若干餐厅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员工成本产生。

海底捞表示,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渐缓和,2022年6月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月度环比已经明显好转。

8月15日,#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了#登上微博热搜第二。

热搜话题下,不少网友表示“主要是贵”,更有人直言“没有不爱吃,是最近变穷了”,也有网友提出“同质化严重”等看法。

据中国基金报,海底捞股价今年以来也继续低迷,自去年2月高点算起,最高跌幅达到83%,一度高达4800亿港币的市值如今已不足千亿。

上半年亏损预计超2亿元

关停门店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威胁着海底捞的盈利状况。8月14日晚间,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海底捞预计收入不低于1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不超过 17.0%。海底捞表示,除了疫情影响外,还因“啄木鸟计划”导致门店数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同时,海底捞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预计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650万元。关于预期亏损的原因,海底捞表示,其中部分原因是,因“啄木鸟计划”所关停门店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约合人民币2.55亿-3.27亿元。

所谓的“啄木鸟计划”,是海底捞面对突然困境于2021年11月推出的收缩扩张战略、加强内部管理的经营计划,该计划由公司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领导。

“啄木鸟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包括海外门店,并相应采取改善措施;重建并强化集团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在科学考核各部门的前提下,持续向员工传达企业文化及“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并大力倡导爱和信任为核心的奉献精神;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

在该计划下,海底捞在去年四季度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关店近300家,2021年年报显示,海底捞门店总数下降到1443家,超过90%在中国大陆地区。

海底捞还表示,其将密切关注市场状况并调整商业策略及运作以减少负面影响。“亦实施积极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严谨管理运营资金并运用信贷融资和股本融资手段,确保现金流稳健及现金状况良好。”

如同网友所言,火锅赛道并不缺乏专业选手。随着市场逐渐细分,捞王和七欣天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火锅品牌也准备上市,投入资本怀抱。对于海底捞而言,不仅面临市场的竞争,更是受到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的监督。

自“啄木鸟计划”以来,海底捞也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门店经营方面,海底捞在去年8月推出了小酒馆新店型,并在去年底宣布加快上新,保持全国至少一年两次的上新节奏。在堂食之外,海底捞今年3月开启了烧烤食材外送业务,同月宣布推出盲盒和数字藏品等周边产品,今年6月,海底捞更是宣布成立社区营运事业部,卖奶茶钵钵鸡,发力预制菜,探索更多餐饮消费需求。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指出,虽然海底捞之前的扩张节奏导致近期的业绩不佳,但依旧是赛道的头部品牌,只要保持合理的门店扩张节奏和布局,依旧存在发展空间。同时,海底捞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基础和产业生态链,未来还需在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再做创新,以此来提高盈利能力。未来,海底捞还可利用自身在资本市场的优势,合理开展相关并购业务,从而促进品牌持续成长。

亏完41亿又要亏2.25亿,海底捞怎么了?

海底捞,主打火锅品类的中式餐饮品牌,一度是极致服务体验和就餐体验的代名词。最近几年,无论是业绩和口碑,海底捞都在失去光环。经营策略的失误,更让海底捞遭受重击。

2020年疫情期间,人流量骤减、商场关门,直接导致大量的中小火锅品牌倒下,更是让商场的租金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下降。

当年6月,张勇判断“疫情将于3个月内结束”,海底捞趁机扩张,疫情结束后就能躺赢了。事实证明,张勇“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2021年6月,张勇反思自己的策略,“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除了扩张的不及预期,张勇还说,海底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过完全科学的制度。数据化考核也有问题,翻台率、拉新率、复购率,经营指标互相打架。

门店数量来看,海底捞不断扩张。2019年、2020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299家。截至2021年6月底,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

门店密度上升,但翻台率在下降,2017年到2020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从5次/天,降低到3.5次/天。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下降到3.0次/天。

翻台率就是一个饭店一天内每张桌子平均的使用次数,次数越多,说明经营越好。门店密集度越大,总收入上去了,但单店的数据不乐观。

2021年11月,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将于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海底捞还公告,公司将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平均翻台率如果未达到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分店。关闭门店被视为“断臂求生”式的睿智做法,可以腾出精力深度优化经营体系。

2021年报显示,海底捞新开业421家,关闭276家,总门店数剩1443家。业绩方面,海底捞2021年营收411.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巨亏41.63亿元。

关闭门店也影响了2022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海底捞的公告显示,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以及因“啄木鸟计划”餐厅数目对比2021年同期减少。

净利润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啄木鸟计划”下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55亿元至3.27亿元。

业绩亏损之外,海底捞有好消息,公告称2022年6月以来集团中国大陆地区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月度环比已经明显好转。

发布于 2022-08-16 16:08:54
分享
海报
23
上一篇:杭州回应被传30万可买人才身份(杭州人才落户政策2022最新 ) 下一篇:2022年9月份天气热不热(2022年9月份天气预报 )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