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作家马伯庸的神作(马伯庸个人资料简介)
马伯庸,男,1980年出生于赤峰市,成长在桂林,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三国机密》,中篇小说《末日焚书》《街亭杀人事件》散文《风雨》《破案:孔雀东南飞》等。作品《寂静之城》2005年获国内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风雨》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破案:孔雀东南飞》等短篇获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要说当下最火的作家,“文学鬼才”马伯庸绝对算一个。
从《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到《风起陇西》《长安十二时辰》,再到当下热播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甚至是即将上映的《长安的荔枝》。
可以说,每年都有一部由马伯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上映,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有IP价值的作家之一。
就讲故事而言,马伯庸非常善于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挖掘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故事,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小说形式来重现历史。
本期书单关键词: 【马伯庸书单】 ,不但脑洞大开、故事曲折,更让我们的荷尔蒙跟随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1《显微镜下的大明》
一直以来,历史在我们普通人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气势恢宏的磅礴叙事。
这种官方记录历史的方法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视角实在太高了,高到看不见芸芸众生,察觉不到人间烟火。
所以说,要想真正读懂历史,不能只关注于朝堂,也要倾听最底层的呐喊。
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历史规律。
作者马伯庸通过六个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把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鲜活基层政治事件,呈现于世。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和微妙的官场之术。
这本书,不仅仅展现了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更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
2《长安十二时辰》
大唐天宝三年,上元灯节。
在繁华的大唐盛世背后,阴谋涌动,危机四伏,危在旦夕。
因为突厥狼卫早已偷偷潜入城内,正在酝酿着一场势在毁灭整个长安城的可怕阴谋。
昔日的被被打入死牢的不良帅张小敬临危受命,但是留给他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这这么短的时间内,张小敬必须要将刺客捉拿归案,保证皇城盛世庆典的安全。
随着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整个故事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层层反转几乎要把我们的脑细胞烧光。
在电光火石的故事里,兴奋与紧张的情绪轮番涌动,直至我们读完小说。
3《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说,这是一本写给基层办事员的书,以他们的视角审视历史。
五月份,荔枝已经开始成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200多年前的杨贵妃,也开始琢磨吃荔枝的事了。
而长安城小吏李善德接到了任务,要在杨贵妃生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的荔枝。
唐朝并没有太发达的水果保鲜技术,荔枝从树上摘下后,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
马伯庸用一个小吏送荔枝的故事,把一筐荔枝背后的血流、生死和盘托出。
甚至牵扯出连大唐官场的盘根错节,以及权力博弈的暗潮涌动。
尽管荔枝如愿以偿送达,但是心存温良与正义的李善德,目睹大唐官场的黑暗后,宁愿选择流放也不愿同流合污。
4《古董局中局》
马伯庸的小说《古董局中局》,被改编成郭子健导演的同名电影。
12月3日上映以来,一路开挂,上映一天票房破亿。
对于不太熟悉马伯庸的影迷来说,电影中谜中谜、案中案、局中局的紧凑悬疑元素,会让人大呼过瘾。
但是,比电影更悬疑、更刺激、更烧脑的是《古董局中局》这本小说。
《古董局中局》小说,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故事从一颗传世千年的神秘玉佛头讲起,讲述了一场因它而起,横跨三代人,历时数十年的局中局,骗中骗。
背后有江湖,江湖之中有人心。
《古董局中局》不仅仅是指环环相扣、狡诈阴谋的古董江湖,也是人性赤裸博弈的真实流露。
5《风起陇西》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
从汉中到许都,金戈铁马,风起云涌,魏蜀两国之间的战火
在正面战场的烽火硝烟之后,还有一场围绕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无声战争。
这场无声战争中,没有我们认识的三国群英、名将谋臣,只有一群深不可测的神秘人物:间谍。
他们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左右着战争的胜负,国家的兴衰,甚至是历史的走向。
在故事中,诸葛亮化身情报大师,暗中培植了一批潜伏在黑暗中的间谍。
他们或战斗在敌人腹心,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当诸葛亮北伐大军在陇西战场上金戈铁马、征战四方时,他们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场场更为惨烈的战争。
历史,不会记录下他们都名字,更不会记录他们都功绩,但是他们却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举足轻重。
6《大医·破晓》
医者仁心,在清末乱局之中挽亡图存、强国保种,成为了有良知的医生们自我觉醒的使命。
在那个乱世之中,即使你不关心时局,时局也会来关心你。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每个人都要在时代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够例外。
在《大医·破晓篇》中,讲述的是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中三位来自南北各地,出身不同孩子的故事。
一个来自东北,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
一个来自广东,长期在外国租借打杂跑堂;
还有一个来自上海,是不肯坐享安逸生活的富家女。
这三个人生际遇各不相同、毫不相干的人,都在在战争年代的枪炮和鲜血里萌生了行医救难的使命感。
作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他们虽说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却都怀揣理想,默默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
7《大医·日出》
《大医·日出篇》是《大医·破晓篇》续作。
《大医·破晓篇》中,讲述的三个少年投身时代、坚定地走向学医的故事。
到了《日出篇》,我们将看到三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再到暮年,一步步从一名青涩稚嫩的医生逐步成为独掌一方的国之大医。
一名大医的成长经历如同一部历史,用医者仁心的救人之术,见证那个伟大时代的百年波澜壮阔。
这百年波澜,即是三个人的一生,但又用千丝万缕的关系线勾织出中国近代医学史的半壁江山。
有泪点,也有燃点,有个人情愫,更有家国情怀,可谓马伯庸作品的升华之作。
8《两京十五日》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
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
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这是《明史》中,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
大明洪熙元年五月,皇帝驾崩。
为了躲避潜藏的追杀,及时回京登基,当朝太子朱瞻基和小捕快吴定缘、芝麻官于谦和女医师苏荆溪,沿着大运河千里奔袭,星夜奔驰回北京城继承皇位。
十五日,南京到北京,两千两百里。
太子朱瞻基亲眼看到了“民生多艰”,亲身体验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真正含义。
这段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在马伯庸的鬼才加工下,变得异常曲折、惊心动魄。
9《三国配角演义》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传奇英雄的故事荟萃,那么《三国配角演义》讲的就是一众三国小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有一千多个。
除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周瑜这些家喻户晓的角色外,大部分都是只出现一次或者一章节的历史配角。
但在“文字鬼才”马伯庸的笔下,这些深藏不露的配角,却悄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比如,马谡失街亭后,马谡也许并未被斩,而是潜藏着另一个阴谋。
比如,贾诩明明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却帮着他的次子曹丕谋害了长子曹昂。
在这场三国历史大剧之中,既有历史的波诡云谲,又有推理小说的精彩刺激。
真真假假、真假难辨,虚虚实实、虚实相间,实在让我们叹为观止。
10《三国机密》
马伯庸最擅长的,就是在历史的缝隙中填补可能。
在繁芜庞杂的历史脉络中,通过一个小线头,牵出一场盛大恢弘的野史盛宴。
在东汉末年,官渡大战前夕,和司马懿从小一起长大的少年刘平,意外得知自己竟然是汉献帝的同胞弟弟。
于是,在汉献帝的猝然驾崩后,刘平被汉室老臣秘密安排,顶替汉献帝肩负兴复汉室的重任。
面对奸诈阴毒的曹操,机智多谋道郭嘉,以及旷世奇才荀彧,
刘平每一步都如临深渊。
在汉室旧臣,以及曹操、袁绍、孙吴等多方势力机关算尽、明争暗斗的复杂政治漩涡中,刘平很难给天数将尽的大汉力挽狂澜。
尽管故事大多为马伯庸杜撰,但是大开的脑洞,还是不免让我们沉迷于那段乱世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