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存款定价机制的变化,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与以往相比,现在银行存款利率的定价方式已经由原来的“基准利率x上浮比例”修改为“基准利率+上浮基点”,从各大银行公布的方案来看,一年期存款利率略有上浮,二年期、三年期等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明显。
举个例子: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大额存单的利率本来是3.9875%,相当于基准利率(2.75%)上浮45%,如今定价模式修改之后,三年期大额存款利率只有3.35%了,相当于基准利率(2.75%)上浮60个基点,而且自律机制约定: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只能上浮60个基点,不能破坏市场规则。
100万元存款究竟还有多少利息?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存100万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前后到底相差了多少钱。
1、调整前:3.9875%*100万元*3年=119625元;
2、调整后:3.35%*100万元*3年=100500元;
前后相差119625-100500=19125元,平均每年少了6375元,相当于一个高端手机的钱。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银行不是很赚钱吗?六大行2020年总共盈利11382.24亿元,相当于日赚约31.18亿元,为什么储户的存款利率要一降再降?感觉自己在为银行“打工”。
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像是在为银行“打工”。
因为存款和贷款是银行的主营业务,银行的大部分收入来源就是通过发放贷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再减去吸收存款支付的利息支出。
也就是说,贷款利率越高、存款利率越低,银行就越能获益。
所以:储户的资金越廉价,银行就越“高兴”。
不仅存款利率在降,理财也是“大同小异”
说多了都是泪。除了存款产品之外,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要告诉大家:2021年底是资管新规过渡的最后期限。到了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将再也没有“保本保收益”这一说法,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后去买银行理财,可能会超过产品的约定收益率,也有可能低于约定收益率,甚至还会出现本金亏损。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0》报告显示,资管新规实施前,银行理财产品几乎全部为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占比极低,估计仅为个位数;2020年末,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到17.4万亿元,占比67.28%。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8.28万亿元,占比已经达到了73.03%。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净值型理财产品正在加速发行,占比也逐渐提升,意味着过不了多久,预期收益型(保本保收益)理财将会逐渐清退。
储户/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作为“打工人”的我们,生活已非常不易,再加上这千变万化的市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方面,要积极调整投资线路,做好组合优化。除了存款之外,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配比一定比例的理财、保险、基金、股票等较高浮动收益产品,来提升整体投资收益率。当然,投资股票、基金等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产品、新政策的学习领会。及时关注最新的市场动向,加强对有用信息的涉猎;同时学以致用,推动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成果转化。
后续如果还有疑问,欢迎评论留言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