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过年时,人们是要饮屠苏酒的,以此求得长寿。这句诗出自于王安石《元日》,完整的诗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词作于王安石变法期间,正逢新年,王安石有感而作。
原文如下: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解析
全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时期人们迎接新年的气象图。通过“爆竹”、“屠苏”、“桃符”这些过年时的民间习俗,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过年时喜气洋洋的氛围。同时也抒写了因变法使人民的生活充满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变法胜利的喜悦之情和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欣慰之情。
关于屠苏酒的两种传说。第一种是屠苏酒产于晋朝,在每年年初时,人们会把药囊放入井里,等到过年时再把它取出来,然后煮沸后全家一起喝。第二种传说就是,人们认为屠苏酒是华佗所制作的,因为里面有许多中药药材。后来是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发展下,使屠苏酒得到了普及,且孙思邈还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屠苏屋”。
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介绍翡翠吊坠的市场行情和价格指导(翡翠吊坠的价格)
回顾经典童话故事《胡桃夹子》的情节(胡桃夹子的故事)
腾冲市的地理位置和旅游景点介绍(腾冲在云南哪里)
蓬莱的旅游景点和美丽风景推荐(蓬莱美景在哪里)
了解装空调的收费标准和相关规定(装空调收费标准)
布局家庭网络的经济方案(装网线需要多少费用)
解析试岗工作的含义和目的(试岗是什么意思)
详述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舌战群儒策略(诸葛亮舌战群儒)
历史人物貂蝉的真实性讨论(貂蝉是虚构的吗)
路亚钓鱼中前导线绑法和使用技巧分享(路亚前导线绑法)
用户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邮箱
确认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