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

yù(ㄩˋ)

[1]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律字去掉双人旁念什么。
[2]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3]〔~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
★部首: 聿 笔画: 6 外笔画: 0
◎聿yù【名词】(1)(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2)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聿yù【助词】(1)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大雅·文王》聿,循也。——《后汉书·傅毅传》注(2)又如:聿女(养女);聿遵(遵循。聿,发语词);聿追(聿本助词。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聿yù【形容词】(1)轻快武骑聿皇。——《汉书·扬雄传上》(2)又如:聿皇(轻快的样子);聿役(动的样子);聿越(迅速地跨越)
\”役\”去掉双人旁,是什么字,怎么念身旁没字典.
殳
sh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同本义 [long pole]
殳,以杖殊人也。
——《说文》。段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殊,断也。”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周礼》
授旅贲殳。——《周礼·司戈盾》
执殳而立于道左。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卫风·伯兮》
又如: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秦书八体之一 [Shu style]。如:殳书(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殳虫(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姓
殳
shū
ㄕㄨˉ
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戟柄。
古八体书之一:~书(用于兵器上)。
姓。
郑码:QX,U:6BB3,GBK:ECAF
笔画数:4,部首:殳,笔顺编号:3554。
以上就是三问网网»律字去掉双人旁念什么,请问 律 这个字去掉双人旁怎么读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三问网号公众号。